音乐鉴赏课中,老师在进行“音乐长河里的珍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这一单元的教学。
老师首先请同学欣赏了维瓦尔第《四季》第一曲“春”的第一乐章,并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巴洛
克时期音乐的特征,接着又让学生去欣赏同一时期的作曲家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六
曲,听着听着学生就睡着了,老师拿起黑板擦在讲台上猛敲了几下,大声说道:“你们这群乐
盲,让你们听音乐,你们怎么都睡着了,上课不准睡觉这个常识都不知道吗?”有个调皮的学
生小声嘀咕道:“这音乐听着太舒服了,让人容易睡觉。”
要求: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对上面案例中老师的行为进行分
析,并简述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这是一个问题案例。
(2)本节课是鉴赏课,从案例中我们会发现老师非常投入地引导大家去欣赏音乐之美,应
该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并且这位老师刚开始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探
讨的方式,让学生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在欣赏过程中,面对学生睡着
了的现象,老师用了不恰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了批评,这种做法不符合《普通高中音课
程标准(实验)》中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强
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应该进行引导,应该尊重每个学
生。在面对学生因为欣赏音乐而睡着的现象时,作为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睡梦中醒过
来,问‘下大家睡着的理由,面对学生说音乐听着太舒服了,教师要进行课中反思,思考
学生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声色俱厉的批评,势必不能缓解课童
局面。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针对高中生的思维水平,教师要设计具有思想性和探究性的活动,引导
学生对音乐作品和相关文化现象进行积极地探究与思考,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设计的
问题不仅要引发学生对作品的情绪情感、音乐形象的思考,还要对音乐的艺术特征、时代特
征、美学思想等有所感悟和体验。‘音乐鉴赏课固然以聆听为主,但在此基础上,还要与歌词、
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等模块协同教学,可以让学生采用音乐剧、舞台剧、
小品等多种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