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详情

聊城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精选

开始做题

试卷预览

问答题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1)学校体系的形成。在教育行政上官学是教育的主干,私学是官学的重要补充,私学承担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层次教育任务。(2)教育行政体制分级管理的确立。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管理地方官学由州县长官负责管理。而专科学校则归对口的行政部门管理,以利于专业教育的实施。(3)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及法规完备,可依法制对学校教学进行管理。(4)重视专业教育。从教育制度发展过程来考察,隋唐时期的专业教育制度是专业学校的首创。(5)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的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将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问答题

简答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要素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末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而出现的。1938年在美国成立的“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是要素主义教育形成的标志。代表人物有巴格莱、科南特等人。主要观点有:(1)在人类文化的遗传中,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要素,它们是民族文化和种族文化的基础:(2)在民主社会中,应该通过学校教育“使每一代人拥有以代表人类遗传最宝贵的要素的各种观念、意义、谅解和理想的共同核心”:(3)教育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尽可能高水平地保持共同的文化,因而,“包括这些要素在内的一个各门特殊学科的教学计划应当是民主教育制度的核心”,要素主义教育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4)要素主义激烈地批判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认为进步主义教育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下降。它强调学校教育的核心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强调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同时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问答题

试从教育的作用、教育任务、教育内容和“苏格拉底教学法”几方面论述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教育作用: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帮助人们自省,培养善的观念,成为正义社会的公民。(2)教育任务:他主张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人怎样做人,具体来说就是形成美德。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政治家。在西方教育史上,他最早提出专家治国论。(3)教育内容:他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主张,他认为一切知识、智慧和美德都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善的属性,相互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一个人只有确切地知道什么是善才会去行善,人之行为的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相关的知识。因而,他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4)“苏格拉底法”也称问答法、产婆术。在苏格拉底看来,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即思想之接生过程,所以称为产婆术。产婆术的过程可分为四步:一、讽刺。即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的连续诘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点的混乱和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认为这一步非常主要,因为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时,才能学习知识;二、助产。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三、归纳。即学生能够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一般共性和本质;四、定义。即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苏格拉底法的特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强加于对方,而是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达到正确的结论。问和答的对方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讨论,受教的一方必须独立思考,不能生吞活剥地背诵别人的结论。但是,问答法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它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和适度的范围内运用。如受教者须有探索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事实和知识。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

问答题

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皮亚杰是瑞士的发展心理学家,终身致力于个体认识发展的研究,提出了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1)认知发展的实质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实质就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2)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皮亚杰认为影响个体认知发展基本因素有四个: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成熟指的是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它是某些行为模式出现的必要条件。练习和经验指的是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的作用。社会性经验是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主要涉及教育、学习和语言等方面。平衡过程调节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引起认知发展的一种新的建构。(3)认知发展的阶段其一、感觉一运动阶段(0~2岁)。此为儿童思想的萌芽期。在这一阶段中,儿童的认识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其二、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时期是儿童表象思维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凭借表象思维,他们可以进行各种象征性活动或游戏,延缓性模仿以及绘画活动等。其三、具体运算阶段(7—l1、12岁)。这一阶段相当于小学阶段。此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逆转,已经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其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其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此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对当代教学改革的启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要想发展个体的认知能力,需要遵循以下教学原则:(1)提供活动。为了增进儿童的活动经验,应该为他们提供大量丰富的、在真实环境中发生的活动。(2)创设最佳的难度。根据他的观点,认知发展是通过不平衡来促进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并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材料,促进学生认知发展。(3)了解儿童如何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识到儿童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成人不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儿童的认知发展。(4)认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有限性。教师需要认识到各年龄阶段儿童认知发展所发达到的水平,这样在教学中就会更加主动。(5)让儿童多参与社会活动。他特别强调社会活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问答题

试述我国新时期发生的教学过程性质的争论有哪些不同的观点?这场争鸣有何意义?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教学过程的性质才是科学的?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新时期关于教学过程性质的论争主要有六种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对教学过程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不同教学观的根本差异。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是教学论中重大的理论问题,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论争有助于形成科学的教学观。(1)特殊认识说。特殊认识说在我国是影响最大的教学本质观。此说首先强调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这是因为,学生体力、智力和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并通过认识过程来实现的,所以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基础的地位和作用,它理应是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2)认识一发展说。此说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领导下学生自觉地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以此为基础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这种观点的理由是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不能局限于认识论的角度,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个体参加活动的。(3)认识一实践说。这种观点强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探讨教学过程本质的根本指导作用。它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4)关联说。关联说的着眼点是教和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认为没有二者的相互作用就没有教学。教与学同居首位。(5)交往说。此说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中没有师生共享的教学经验及成果,就没有交往,就称不上教学活动。(6)多重本质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既不是单一的认识过程,也不是单一的发展过程,而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多序列和多矛盾的复杂过程。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认识教学过程的性质:(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教学中,无论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或是引导学生探究与发现新知,均离不开有目的地对人类文化知识的学习、运用于传承,离不开教师对学生认识与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因此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确切地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其一,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其二,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其三,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2)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体认识活动,而是社会群体性的有目的有组织的认识活动。它离不开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离不开人们的共同生活。教学过程以社会交往为背景。人类个体最初的学习和认识是在交往中发生与发展的。所以,有目的地进行的教学也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并通过社会交往与联系社会生活来帮助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社会价值。教学还以交往、沟通、交流为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运用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常常有意识地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进行问答、讨论、交流、互助、以便学生得到启发、进行思想碰撞与反思、集思广益与加深理解,并学会运用,使教学中的认识活动进行的更加生动活泼而有效。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运用交往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知识,进行认知,而且还运用交往和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沟通、感染和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思想情趣的坦诚沟通,以便激起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上的共鸣,智慧与志趣的共享,从而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培养和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进行交往,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并追寻与实现价值增值目标的过程。其中,引导学生通过掌握知识、进行认识及交往的活动是教学的基本与基础的活动;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其价值目标实现则是在这个认识及交往活动过程中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问答题

试论析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人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与建构而形成的结果。人们对这些因素有不同划分,对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也有不同的认识和估价。(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其一,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生理的前提条件。同时,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理潜能,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巨大而多样的可能性。其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遗传素质本身有一个发展过程,它主要表现为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的构造及其功能的发展变化与完善。如周岁幼儿学步,青少年身高的剧增,骨骼构造的变化,心肺和大脑的发育,性的成熟等。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制约着人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其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别的。人的遗传素质不仅表现在体态和感觉器官的功能上,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一个在禀赋的某些方面比一般人优异的人,如果后天又得到适宜的培养加之个人的努力,他就可以在某些方面比一般人发展得快一些,高一些。其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上的可能性,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并不决定于人的遗传素质。(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其一,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人的生存、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复杂。根据其性质可以把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社会环境是儿童得以发展的现实条件和现实源泉,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二,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儿童只能在先在的、既成的、给定的环境中生活,无法抗拒和摆脱环境的影响和限制,只有适应环境而生活,并从中获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但是,环境的给定性并不意味着人的发展,人的命运已经被确定了、注定了。人的发展还有非常广阔的机遇,还有很多可能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其三,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环境的给定性离不开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不但不会限制人的选择性,而且正因为有了环境的给定性,反而激发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3)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其一,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人是在以自己的活动为中介同环境相互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人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和环境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其二,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人不仅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而且是自身发展的主体。人的发展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的过程,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个体的能动性不仅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选择,而且影响个体对环境的加工。其三,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人在发展中,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发展起来,个体也就能够逐步有目的地、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它意味着人不仅能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能把自身的发展当做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人能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只有达到了这一水平,人才在完全意义上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

问答题

试分析班级授课制及其优缺点。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在班级上课制中,同一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2)班级授课这种组织形式在教育实践中已盛行了数百年,就目前来看,它依然是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有着以下优势与价值:①把相同或相近年龄和水平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教师可以同时教授许多学生,全体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前进,具有高效、经济、规范等优点,也有利于学生在集体中的相互切磋与启发,有助于学生社会性的健全发展,②教学按规定的课时来安排,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③分科教学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可以系统地讲授规定的学科内容,学生也可借此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④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可以保证所有公民基础学历的发展。(3)班级授课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首先,班级授课制尽管便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但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不易充分发挥。而且,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容易导致书本为中心,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班级授课制坚持统一的教学进度,难以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容易走向“一刀切”、“划一主义”。最后,班级授课制在某种意义上是应现代工业之科技文明提高效率的需求而在实践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所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容易走向“效率驱动,控制本位”的弊端。

问答题

试分析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经验。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评价根据地教育必须看到这样的历史事实:苏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是在及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残酷的战争环境、落后的农村地区、薄弱的文化教育底子,等等。然而,革命根据地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又是不同寻常的——数量巨大的干部队伍的造就、相当程度的群众和儿童青少年教育的普及、一定数量较为正规的高等学校的建立,等等。固然,根据地教育的制度化、正规化水平不能算高,但是,从它在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斗争中所显示的作用来看,可以说是一个近乎奇迹的创造。根据地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不仅使共产党人深深获益,也是中国教育历史上一份有借鉴价值的遗产。(1)教育为政治服务。在当时特定的时代环境下,最大的政治是以武装斗争的手段去夺取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而动员千百万人民群众投入革命战争、支援革命战争,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军队干部战士的觉悟,是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中心任务。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正是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展开的,教育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首先,在安排各类教育的发展时,正确处理了特定环境下的轻重缓急,保证了最迫切需要的满足;其次,在教育内容的确定上,始终服从了战争的需要:最后,在教育教学的组织安排上,也充分考虑到战争条件和政治需要。(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苏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使劳动人民获得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上的解放。因此,彻底改变建立在封建生产关系上、以脱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为特征、以培养精神贵族为目的的文化教育,就成为根据地教育的基本任务。因而,当时的教育内容是紧密联系当时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实际,进行劳动习惯和观点、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注意适应生产的需要;要求学生参加实际的生产劳动。(3)依靠群众办学。根据地经济基础差,学校、师资、设备都十分缺乏,处在战争环境,民主政府有限的物力、人力又难以大量投入教育。另一方面,根据地中政治、经济上翻身了的群众又有极大的受教育的愿望。这就形成了矛盾。根据地教育之所以能在严峻的战争环境中、困难的经济条件下办得生机勃勃,其重要原因就是依靠群众办学,发掘了人民群众中巨大的教育能量。根据地教育是新民主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确教育性质的前提下,结合不同时期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制定了不同的方针政策,并就如何解决干部教育、群众教育、普通教育以及处理几种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既为前线培养了一支足以应用的干部队伍,也使根据地民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得到极大提高,还创造了儿童青少年普及教育的崭新局面。在如何快速优质地培养干部,如何扫除成年民众中的大量文盲,如何筹措教育经费兴办中小学校,如何按照人民实际生产生活需要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众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奠定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根据地教育既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也积极地推动了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风气,社会风俗的改变,催化新中国教育的诞生。

问答题

试分析赫尔巴特的形式教学阶段理论。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在内的规范化的教学程序。赫尔巴赫指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是井然有序的,都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明了(清晰)。当一个表象由自身的力量突显在感官前,兴趣活动对它产生注意。这时,学生处于静止的专心活动。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的方法,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以作好观念联合,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2)联合(或联想)。由于新表象的产生并进入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因而产生新旧观念的联合,但又尚未出现最后的结果。这时,兴趣活动处于获得新观念前的期待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与学生进行无拘束的谈话,运用分析的教学方法。(3)系统。新旧观念最初形成的联系并不是十分有序的,因而需要对前一阶段由专心活动得到的结果进行审思。兴趣活动正处于要求阶段。这时,需要采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使新旧观念间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观念。(4)方法。新旧观念间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练习巩固新习得的知识。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在严格按照心理过程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进行高度的抽象,以建立一种明确的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不仅反映了人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发展,而且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正因为如此,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对19世纪后期、20世纪前期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师范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另一方面,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所固有的机械化倾向,也使它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问答题

试论“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之争对于人的培养和成长有何重大意义?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一)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应注重满足人的个性发展需要,还是应注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由此,构成了教育目的选择上两种典型的价值取向,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二)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个人本位论主要有以下观点:(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来制订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订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个人本位论把个人的自身的需要作为制订教学目的的依据,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三)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社会本位论主要有以下观点:(1)个人的一切发展又有赖于社会,都受到社会的制约;(2)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之外并无其他目的;(3)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社会本位论从社会需要出发来选择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无疑是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生产高度社会化的社会,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有其借鉴价值的。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