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交变电流的要求是:知道交变电流,能用函数表达式和图象描述交变电流。
材料二下面是人教版3—2第五章第l节“交变电流”的教材内容片段。
交流电的产生:教学用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地变化,是一种交变电流。
图5.1—3是交变发电机的示意图。为了清楚,图中只画出了一砸线圈。线圈的AB边连在金属滑环K上,CD边连在滑环L上,导体做的两个电刷E、F分别压在两个滑环上,线圈在转动时可以通过滑环和电刷保持与外电路的连接。
图5.1—3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
假定线圈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如图5.1—3甲至丁。我们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1.图5.1—3中.在线圈由甲转到乙的过程中.AB边中电流向哪个方向流动?
2.在线圈由丙转到丁的过程中.AB边中电流向哪个方向流动?
3.当线圈转到什么位置时线圈中没有电流.转到什么位置时线圈中的电流最大?
4.大致画出通过电流表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E经过负载流向F的电流记为正。反之为负。在横坐标上标出线圈到达甲、乙、丙、丁几个位置时对应的时刻。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任务:(1)简述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交变电流”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24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2)教学设计如下:
{图4}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