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材“热机”一节中“能量转换”的演示实验如下:
任务:
(1)试举出3个生活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给自行车打完气后打气筒会发热;从滑梯上滑下屁股会发热;钻木取火。
(2)师:同学们,现如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能量,比如大家出门坐汽车,汽车跑起来需要什么能量?
生:机械能。
师:那这种机械能从哪里来的呢?
生:通过发动机烧油给的。
师:没错,汽车要想跑得快,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发动机,那大家知不知道发动机烧油产生了什么能量?
生:内能。
师:但是汽车确实要机械能.但是我们产生了内能。
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师:内能真的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吗?我们不妨用一个实验验证一下。下面老师将试管装满水,然后用木塞塞住,最后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大家仔细观察。
生:木塞被弹开了。
师:木塞被弹开说明了什么,谁能从能量角度解释一下。
生:给水加热,使试管内的内能增加,木塞被弹开时内能转换为机械能。
师:很好,这位同学总结得非常到位,就是说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那大家仔细回想一下,在生活中还有没有这种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例子。
生:烧水的时候水烧开了会顶开壶盖。
师:没错,这个实验是不是就是这样的模型。那回到刚刚的问题,发动机到底是不是将内能转化为了机械能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