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A】我们的活动任务是“涵泳品味,体悟情感”。“涵”,就是没入水中,“泳”,即游泳。这个词表明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这首歌呢?
生:反复朗读。
师:【B】对!反复朗读,反复品味。沉潜其中,才能悟得真味。这是学习语文的规律。请先允许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歌,同学们要设身处地地倾听诗人内心深处的声音。(教师在音乐《神秘园》的配乐中深情背诵)
师:【C】你认为老师读得好的地方就试着学一学,不好的地方就改一改,然后激情朗读两
遍:读后请你告诉我们,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或者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D】(学生激情吟诵)(屏显:话题一:最想问的问题:话题二:最深刻的感受)
以下对这段教学片段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活动任务”四个字体现了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的教学思想
- B.诗歌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朗读.故这里应把朗读权交给学生,教师示范容易限制学生的创造性理解
- C.让学生“学一学”“改一改”.既体现了教师的自信.又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
- D.在学生朗读后.以学生的“问题”和“感受”切入文本,符合学习规律,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诗歌教学是让学生先读,还是教师先读,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看效果。在这段教师实录中.“允许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歌”给学生的感觉不同于居高l临下的“范读”,给学生带来的是一种平等意识,“自己的理解”则是暗示给学生一种读书和朗读的方法。这位教师先读,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整体来看,教学效果甚佳。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