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围时期梁惠王问一倚学者有关利国之道的问题.该学者答道:“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位学者是()。
- A.墨子
- B.孟子
- C.庄子
- D.荀子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墨子强调“兼爱非攻”,故A选项错误。孟子的义利观,把义和利看作是一对矛盾,强调要“贵义贱利”.与题目材料内容一致,故B选项正确。庄子继承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提出了“逍遥”的人生态度,故C选项错误。苟子的义利观是重利、更重义,不符合题目中的材料二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