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
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2)课文摘录:
女真是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明朝前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撤销。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还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在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人们称这种做法为“文字狱”。
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的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参考设计】
一、导人新课
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明朝的历史,同学们能回忆出所学的主要内容吗?
(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踊跃回答)
师:(鼓励评价并指出)这些大事主要发生在明朝前期和中期,明朝末年又发生了哪些大事?历史又将怎样演变呢?我们请同学根据课件上导入框的内容向大家作介绍。
生1:明清之际风云变幻,政权更迭,由满洲建立的清王朝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它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了维护统治,强化君主集权,使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我们现在学习新课。
二、讲授新课
师:提到清朝,近年来描写清朝的电影、电视剧不少,其中有许多创作更是以“戏说”的形式来演绎历史。哪位同学能说出清朝给你留下的最基本的印象?
(学生在座位上窃窃私语时,教师引导同学回忆唐宋时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情况)
生2:今天的满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它的历史要追溯到唐宋时期。
师:明朝后期.女真族在东北白山黑水间崛起,后来改族名为满洲并建立了政权。
(教师板书: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师:在这个民族兴起和强大的过程中,有两位杰出的人物,那就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内容,选出两位同学来介绍他们的业绩,并归纳出他们的贡献。
生3: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他们为女真族的发展,同时也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动脑筋”提出的问题,在同学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师:清朝入关后,统治的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统治者本身又是一个少数民族,怎样才能有效地实行统治,并维护满洲贵族的特权地位呢?请同学们想一想、议一议。
(学生一致认为是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君主权力)
师:对,那就需要集权中央,强化君主的权力。
(教师板书: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师: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具体过程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从清初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情况可以看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不仅架空了内阁,也限制了君主的权力。我们结合“游览”故宫,请同学介绍雍正帝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出示文献资料)
材料:
雍正七年(1729年),为了在平定准噶尔叛乱时集中权力,皇帝专设军机房作为军事指挥中心。这一临时性的机构因其极高的效率,而成为固定建置,雍正八年(1730年)改称“军机处”,两年后颁发军机处印信。军机处大臣由皇帝简选亲信的满汉大臣,名称有“军机处行走”“在军机大臣上行走”等,首席军机大臣称领班或首枢。军机处遂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核心机构,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地位.也间接剥夺了诸王通过“国议”参与政务的权力,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形同虚设。皇帝诏令通过军机处传达给外省督抚,称为“廷寄”;或通过军机处递交在京各机关,称“交片”;而各地或在京机构大臣的奏章则通过军机处达于皇帝,均不再经过“国议”和内阁。不过,军机大臣也不能自作主张处理军政大事,必须听命皇帝,“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所以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专制。
军机处人数少,机构简单,行政效率高。军机处下设章京,作为辅助人员参与机要,草拟谕旨,俗称“小军机”,办公地仅“屋一间半”。军机大臣最初只有2至3人,后来多的时候也仅仅8至9人,一般5至7人。军机大臣直接对皇帝负责,雍正几乎每天都要召见他们,共商军政。重大的事情,军机大臣直接奏报给皇帝,使中国古代君主的集权专制达到顶峰。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下)》
师:请同学概括指出军机大臣们怎样办事?
(引导学生思考,完成“动脑筋”,鼓励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以上情况说明军机处的设置是清朝加强君主集权的关键措施。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在皇帝一人,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清朝统治者不仅通过中央政权机构的改革来强化君主专制,还加强了在思想领域里的控制,一再兴起文字狱。什么是文字狱?有同学能够为大家解释说明吗?
(学生简单介绍后,教师出示有关清代文字狱的材料)
材料:
顺治五年(1648年)。毛重倬和胥庭清等人坊刻选文时,序文所署纪年,只用干支,不用清朝顺治年号,被大学士刚林认为是:“目无本朝,阳顺阴违,逆罪犯不赦之条”,后皆置于重法。由此清廷规定:“自今闱中墨牍必经词臣造订,礼臣校阅,方许刊行,其余房社杂稿概行禁止。”此为言论审查制度之始。
康熙二年(1663年)发生了庄廷龙明史案。浙江湖州人庄廷龙以盲史自居,从前明故相朱国桢家购得明史稿本,招集宾朋续天启、崇祯两朝史事,名为《明书辑略》。书中直呼努尔哈赤名讳,不书清朝年号,将南明视作正统。事发,朝廷下令将《明书辑略》撰著、作序、校对、刻印、买卖及包庇的地方官员一千“人犯”220余人或凌迟、或杖毙、或绞死。庄廷龙本人先已死,则剖棺戮尸,其家15岁以上男子均处斩,妻女发沈阳为奴。
雍正朝发生了吕留良文选案。湖南人曾静读到吕留良所编文选后,深为文中的民族大义所打动,雍正六年(1728年)派弟子张熙游说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结果,雍正下令将吕留良文选焚烧毁板,将已故的吕留良开棺戮尸,其子斩立决,并令曾静和张熙到各地宣讲忏悔过程。
乾隆朝文字狱达到顶峰,共发生130余起案件,其中47件案件的案犯被处以死刑。乾隆二十年(1755年)发现胡中藻《坚磨生诗抄》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语,乾隆亲自批示:“加浊字于国号上,是何肺腑?”将胡中藻凌迟处死。又如徐述夔因其《一柱楼诗集》中有“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和“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沈德潜《咏黑牡丹》诗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等碍语,诗主皆遭处死或戮尸。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下)》
师:文字狱自古就有,同学们联系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回忆哪个朝代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清朝康、雍、乾三朝文字狱规模之大、次数之多,在历史上是空前的,也是非常残酷的。请同学以课本中所举的胡中藻狱为例加以说明。我们还可以结合“动脑筋”提供的又一例子来看看清朝统治者是怎样“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
(师生共同分析胡中藻狱)
师:由于清朝的文字狱规模之大、次数之多,又特别残酷,所以危害也特别严重。我们一起分析文字狱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总结)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思想领域里“万马齐喑”的局面,迫使许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不敢过问政治,从而摧残了人们的聪明才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精神,中国的科学文化逐渐落后于西方,拉大了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差距,也是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因素之一。
师:从秦朝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到清朝君主集权达到了顶峰。现在我们进行讨论,看看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在后来的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认识:一是巩固了统治,有利于国家政局的稳定,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二是延缓了封建制度的解体,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清朝君主集权的空前强化只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回光返照,无法挽回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封建社会走向瓦解。
三、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通过对清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形成过程的学习.知道了清代的帝王通过削弱原有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措施,将国家的最高权力收入皇帝手中,使得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虽然君主专制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将清代放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世界发展趋势中来看,可知君主专制严重束缚了新事物的发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中国在近代历史中逐渐落在其他西方强国的后面,陷人被动挨打的局面。所以,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历史任务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
四、课后作业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将清朝和同一时期的英、法君主制度进行比较,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谈谈自己对近代中西方君主制度的理解和看法。写作要求:比较过程中应举出充分的历史证据,论证严谨,思路清晰,书写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
五、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将授课内容完整、清晰地呈现给学生,这一教学活动可以说是成功的。本节课在结束部分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评价的同时,将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李贽等人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加入进来,不仅使本课的授课内容更加丰满,也为以后有关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内容的讲述埋下了伏笔。做好了铺垫。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课文摘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r日-1的矛盾化解。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强制拆迁工业设备、赔偿战胜国的同时,又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教师授课时,对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所作的比较:
师:从上表可知,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容也因此不同,最终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在古代希腊产生了民主制度,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而古代中国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造成中国长期的落后和封闭。?
问题:请对该教师所作的比较进行评价。
- 查看答案
在探究学习方面,某教师对《走向多极化》一课作了如下教学策略的考虑:在明确学习内容、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认真阅读教科书内容。同时,教师提供相关多媒体学习资料,要求学生将获取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
教师提出具体探究学习问题,形成一个问题群,问题如下:
第一目:“别了。雅尔塔”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与后果是什么
(2)“八一九”事件的实质和影响是什么
(3)讨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第二目:鼎足之势话西方
(4)苏联解体后,美国的对外意愿及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与核心思想是什么 它是如何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的
(5)欧洲一体化的过程和影响。
(6)冷战结束后,日本是如何谋求政治大国的 我们将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第三目: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7)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哪些严峻问题 为此俄罗斯政府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8)谈谈你眼中的普京。
第四目:风云际会看东方
(9)发展中国家在当今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10)思考:我国如何应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曲折发展
围绕学习内容,逐步展示教师与学生制作的教学课件,创设和谐、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充分估计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坚持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师生合作探究教学方式。
教师精选教学资源,思想、心理准备充分。教学采用教师设问、追问,学生提问、质疑,师生互答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时,适时回放有关资料,及时抓住学生回答中的思维火花,予以引导和延伸,给予肯定和鼓励。
问题:请对该教师所做的教学策略考虑予以评价。
- 查看答案
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
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4分)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 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
- 查看答案
简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