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课文摘录:
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的新贵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在经济上日益强大。而且在议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力的法案。其中,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
《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这样,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布莱尔和布朗交接英国政府首相时的图片和材料)
师:通过对这些图片的观看,我们都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呢
生1:英国政府的首脑是首相。
生2:英国首相比英国女王拥有更大的权力。
生3: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
师:看来同学们真的是很用心观看这些内容的。那么,我想向大家提出几个问题:当今英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什么是君主立宪 在君主立宪制之前又是什么 现代英国的政府机构是怎样的 接下来,我请大家以前后桌为单位,组成探究小组,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起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讲授新课
(教师分四个模块整体把握本课内容)
探究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什么
分组讨论:
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你是怎样当上国王的 你有哪些权利
布莱尔首相——介绍你是如何当选的 你有哪些权利
含义:(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是没有实权。政府和内阁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决策者和领导者.
探究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英国国家政权结构示意图)
师:哪位同学愿意结合这幅示意图总结一下其中隐藏的内容呢
生4: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
生5:以议会和责任内阁为核心。权力中心在议会,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生6:君主得以保留,但国王只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探究三: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形成的呢
(教师将各小组反馈的信息以表格的形式予以汇总.同时要求其他各小组对该小组的结论进行评价和补充)
探究四:英国君主立宪制有哪些作用
(学生结合教师所给的材料.将君主立宪制的历史作用予以归纳)
三、课堂小结
师:英国在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时期后,封建王权逐渐成长起来,通过一系列的斗争摆脱了中世纪神权的束缚。但是随着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越来越不满英国国王的专制统治,通过一系列的斗争和“光荣革命”最终限制住王权,《权利法案》的颁布明确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最终确立.这对近代英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霸权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四、课后作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外一方面,我从不为内阁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英美两国一贯关系密切,文化和传统上更是同根同源.但在政治制度上却有许多相异之处。请同学们以“英美政治制度之比较”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写作要求:对英美政治制度的比较要选择主要的角度,将关键性问题阐述清楚,书写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
五、教学总结
(1)本节内容学生活动很多,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但在时间上要注意安排紧凑。
(2)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万能的。从本课教学实践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智力好、主动性强的学生很适用,但对于那些智力一般,善于模仿思维的学生来讲.效果可能并不突出,有时还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这种情况,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是值得我们教者深思的问题。
(3)针对文综考试的大形势,教学过程中如何贯穿政史的结合,将政治的政体的学习与历史结合起来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