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天人三策》

问题:

(1)根据材料,董仲舒认为“持一统”的主要障碍是什么?(4分)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汉初统治者崇尚什么学说?(6分)

(3)材料中董仲舒提出什么建议?其目的是什么?(6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提取有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答题。

根据材料“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可知,董仲舒认为,大一统的主要障碍是思想上的不统一。

汉朝初年,由于国家刚刚经历过楚汉战争的洗礼,民生凋敝,经济萧条。统治者为发展经济巩固统治,思想上以“黄老之学”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采取无为而治的措施,成就了汉朝历史上的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也造成了汉初儒学凋敝的局面。

到了汉武帝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实现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是时代的需求,董仲舒认为,要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必须先达到思想上的统一,董仲舒实现思想统一的方法是,如材料所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也,这一举措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