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乙酸的内容标准是:知道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 某版本高中化学教科书《化学2》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的部分内容:
2.乙酸的酯化反应
红葡萄酒密封储存时间越长,质量越好,原因之一是储存过程中生成了一种有香味的酯,我们通过化学实验也可以制备酯.
【实验】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按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如图3—16所示),观察现象。
乙酸乙酯是酯类物质中的一种。这种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为了提高反应速率.一般要加入浓硫酸做催化剂,并加热。
酯化反应的产物是酯,一般由有机酸与醇脱水而成。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都来自酯的混合物。现在可以通过人工方法合成各种酯,用作饮料、糖果、香水、化妆用品的香料;也可以用作指甲油、胶水的溶剂。
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池4r1已经学习了必修《化学l》和《化学2》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以及“甲烷、苯、乙烯、乙醇”等内容。
要求:
(1)请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完成“乙酸的酯化反应”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少于300字)。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收集试管中的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有香味,下层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酸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性质,会写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说出酯类的特点及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酯化反应的学习,了解酯存在于生活中,认识化学的神奇。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俗语导入】“酒越陈越香”是什么原因是因为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今天让我们一起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制取酯,了解酯。
【实验环节】
1.多媒体展示:实验装置图与实验步骤,学生自主阅读。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①为什么先加人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②导管末端为什么不能插入到接收试管液面以下③为什么刚开始加热要缓慢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①乙醇和浓硫酸混合会产生大量的热,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把乙醇加入浓硫酸会使得液体飞溅。②导管末端不插入接收试管液面以下是为了防止倒吸。③开始缓慢加热是防止反应物还未来得及反应就被加热蒸发出来,造成反应物的损失。
3.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描述现象:收集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有香味,下层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4.实验结论:产物中因混有乙酸而产生气泡,生成新的产物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无色
【拓展环节】学生自主阅读有关乙酸乙酯的基本介绍、制法及酯的用途,教师总结补充。
【作业环节】思考还能选用什么仪器进行该实验。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