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
下面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活动中的师生对话片段,该单元的话题是“Jobs”。
T: Hi, Lily.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S: He ...
T: Oh, no. Not "he", your mother is a woman. You should use "she" instead of "he". OK
S: ... Er ... Mm ... (不知所措)
T: Go on! What′s your mother′s job
S: He is a ...
根据上面教学情境回答下列问题:
(1)该教师采用了何种纠错方式效果如何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该教师的纠错行为对学生的表达有何影响
(3)针对该教师的纠错行为,提出两条建议。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该教师采用的是直接纠错法。直接纠错是指学习者出现错误时,教师打断其语言训练或实践活动.对其错误予以正面纠正(说出正确的语言形式,并让学生改正)。效果:没有起到纠错的作用。依据:教师纠错后,学生表现得很紧张、不知所措,并没有吸收正确的表达方式。这导致学生在第二次作答时,仍不能正确组织语言,错误仍然没有改正。 (2)该教师在对话的过程中不断打断学生进行语法的纠正,过于关注语法的准确性,会导致学生因为常犯错误而自信心下降.并影响口语表达的流利性。
(3)建议:①合理把握纠错时机。如果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那么教师在学生发言时不宜进行纠错,以免造成学生心理紧张。影响其表达的流利性:教师应在学生发言结束后再指出其错误,并给出正确的表达形式。如果教学活动的侧重点是语言的准确性,教师则应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并予以纠正,以保证正确输出,为精确表达奠定基础。②合理变换纠错主体。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可灵活变换纠错主体,单独或交替使用自我纠错、同学纠错和全班共同纠错等方式。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