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每次提问都被否定了。记得有一次,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异议,就问老师:“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这位老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当时我还要再问,老师挥挥手让我坐下,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带有嘲笑的口吻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答道:“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所以,到了中学以后,我很少提问……不像以前那样“炸刺”了。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角度,分析本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

  语文老师的做法不合理,不符合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轻松的学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材料中,语文老师对于我的疑问,并没有认真回答,反而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的相关要求。

  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要做到尊重学生人格、了解学生、公平民主对待每一位学生。材料中,语文老师对于课上学生的不同意见,用讽刺、挖苦的话语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违背了师生之间平等的要求。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设置和设计课程,关注在学习过程中情绪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