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一天,师旷正为晋平公演奏,忽然听到晋平公叹气说:“有很多东西我还不知道。可我现在已70多岁,再想学也太迟了吧!”师旷笑着答道:“那您就赶紧点蜡烛啊。”晋平公有些不高兴:“你这话什么意思求知与点蜡烛有什么关系答非所问!你不是故意戏弄我吧”师旷赶紧解释:“我怎敢戏弄大王您啊!只是我听人说,年少时学习,就像走在朝阳下:壮年时学习,犹如在正午的阳光下行走;老年时学习,那便是在夜间点起蜡烛小心前行。烛光虽然微弱,比不上阳光,但总比摸黑强吧。”晋平公听了,点头称是。
请从教育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1000字。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通过师旷和晋平公讨论“人到晚年,是否需要学习”的故事,引发了我们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时间”的思考,体现出“活到老,学到老”的主题。故事中师旷在劝诫晋平公学习的同时,也是在启示我们当代的教师,要不断学习,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因为教学需要输入新鲜血液,只有将社会上、国际上最新、最热的知识不断地传授给学生,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应对这个飞速变化的社会。考生可从“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进行论述,运用名人名言作道理论证,列举一些正面事例作举例论证。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