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刘老师利用班会课开展“独一无二的我”的主题班会活动,用来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首先,她给每位学生发一粒花生种子,让学生自己观察属于自己的那一颗花生。再让学生们将花生按照组别放在一起,然后在小组内去找属于自己的那颗。结果没多久,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花生。之后刘老师让学生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并让其他同学相互说说对方的优点。
班会过后.学生们对独一无二的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变得更加自信了。以前小丽在班上不喜欢与同学交流,班会课后发现原来在同学眼中的自己有那么多优点,也逐渐喜欢去融入集体了。小丽妈妈为了感谢刘老师,给刘老师在微信上转了400元红包,并希望刘老师继续关注小丽。刘老师没有收红包,并说道:“关心小丽是我应该做的,希望以后我们能一起帮助她健康快乐成长。”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刘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刘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刘老师为了提高学生自信心而开展“独一无二的我”的班会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交流优缺点。这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表现。
其次,刘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学生健康、尊重学生。材料中,刘老师能帮助小丽关注到自己的优点,帮助小丽融入集体。这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关爱学生的表现。
再次,刘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材料中刘老师能够自觉抵制家长的红包,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为人师表的表现。
因此,作为教师,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行为世范。关注学生道德品质和心理发展。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具体内容要求是:“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某教材该节教学内容首先交代了“光合作用”的定义,之后通过介绍“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中科学家的探索思路。奠定对光合作用具体过程的知识和方法基础。紧接着详细说明了“.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转化,然后联系农业生产实际,总结“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通过“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强度的影响”的探究实验,深化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应用。最后与光合作用对比,简述“化能合成作用”,完善自养生物的营养类型。
依据上述内容。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 查看答案
材料: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
目的要求:设计和制作不同组分的小生态瓶,尝试观察和分析封闭的微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稳定性。
实验原理: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均能够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但是,由于生态系统复杂程度的不同,其稳定性也不相同,持续的时间也会不一样。根据不同小生态瓶中生物的变化情况.来探索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其复杂程度的关系。
材料用具:显微镜.大广口瓶若干。山坡阳面树下腐殖土若干。
操作过程:
1.取土样少许置于表面皿中,用镊子将其摊开,观察并拣出其中的土壤动植物,记录其种类和数量.
2.将该土样置于烧杯中,加少许水,充分搅拌经沉淀后,取一滴上清液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3.取该土样置于不同广口瓶中,改变其中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将广口瓶编号密封后,放在不同条件下。
4.定期取广口瓶内土样观察,记录其中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生存状况。
讨论:
1.设计表格,将记录结果填入其中。
2.根据不同广口瓶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稳定性与各种因素的关系。
根据材料回答:
(1)根据实验的作用来看,本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实验
(2)简要说明这种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概述这种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点。
- 查看答案
材料:
教师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2)基因突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结合以上内容,简要回答如何确定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 查看答案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野生东北虎保护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我国,东北虎的致危因素主要有非法猎杀、栖息地的丧失与破坏、猎物的缺少等。
(1)图1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次级消费者是 __________ 。该食物网再加上 __________ 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东北虎位于食物链的顶端,其领域里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猎物才能维持其生存和繁衍,因为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特点。
(3)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__________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__________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4)图2是能量流经东北虎种群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东北虎的摄入量.B表示东北虎的同化量。那么D、E依次表示东北虎的__________。
(5)东北地区保存有大面积森林,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 __________ 。野生东北虎种群恢复仍有希望。- 查看答案
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如下图。图A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图8中①~⑥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C中①②③表示上述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变化。分析回答:
(1)图A中,曲线b表示 __________。a曲线距离减小的原因是 __________。
(2)从__________分钟后,细胞分裂进入后期,相当于B图曲线 __________段,该细胞染色体数目最多时有 __________条。
(3)图C中①~②发生在图B的__________ 阶段,图C中②一③发生在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 期。①和③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 ;①和③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