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上课时,初二(3)班的刘强不好好听课,而把旁边的同学推来搡去,扰乱了课堂纪律。青年教师小李发现后先是高声呵斥,说刘强是“害群之马”“朽木不可雕也”;又将刘强推出教室,在楼道走廊罚站。
(1)小李老师的做法违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哪些要求?
(2)小李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哪些合法权益?
(3)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才对7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小李老师违背了“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规范。 ①材料中小李高声呵斥,说刘强是“害群之马”“朽木不可雕也”,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让刘强在走廊罚站等行为侵犯了刘强的受教育权,违背了“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师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②材料中小李对刘强高声呵斥、辱骂、走廊罚站等行为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师要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③材料中的小李把刘强推出教室,在楼道走廊罚站,违背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师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小李老师发现学生违反纪律时高声呵斥,说学生是“害群之马”“朽木不可雕也”,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名誉、人格尊严);又将学生推出教室,在楼道走廊罚站,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3)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合理利用惩罚,避免体罚;课后进行心理辅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