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试比较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之区别。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详解】

(1)法律作用是指法律对主体行为及由主体行为而结成的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具体的影响,法律作用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法律对主体行为的影响,法律的社会作用是法律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2)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二者的考察基点不同、作用对象不同、存在方式不同、所处的层面不同、发挥作用的前提不同。

第一,两者的考察基点不同。法律的规范作用是基于法律的规范性特性(法律的主体部分是法律规范)进行考察的,即根据法律是一种调整人的行为的规范这一基本事实。法律的社会作用是基于法律的本质、目的和实效进行考察的。

第二,两者的作用对象不同。法律的规范作用的作用对象是人的行为,这里的“人”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包括自然人和社会组织。法律的社会作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社会化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技术法规所调整的对象)。第三,两者的存在方式不同。法律的规范作用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法律都具有规范作用;而法律的社会作用则因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而有所不同。

第四,两者所处的层面不同,这是由两者考察基点的不同所决定的。规范作用是社会作用的手段,社会作用是规范作用的目的。规范作用具有形式性和表象性,而社会作用则具有内容性和本质性。

第五,发挥作用的前提不同。实现规范作用的前提是颁布法律,而实现社会作用的前提是法律被运用、被实施。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说明下面这段文字的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

“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

——《周礼?秋官?司寇》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试论宪法与政治文明的关系。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试比较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之区别。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童某,男,32岁,原系某厂采购员。

林某,女,28岁,同厂工人。

童某于1997年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1999年10月,童又起意欲强奸厂里的同龄女青年平某,并同其姘妇林某商量,由林某以请平某帮助修理缝纫机为名,将平某诱至林某家中。晚饭时,童某、林某二人设法用酒将平某灌醉,林某故意离家去别处睡觉。童某正欲行奸时,平某惊醒,大喊救命。童某唯恐被邻居发觉,用手捂住平某的嘴,被平某狠咬一口。童又生恶念,用双手猛扼平某的颈部,致平某窒息死亡。林某次日回家,发现平某已死,惊恐之余,答应为童某掩盖罪行。当晚,童某、林某二人将平某的尸体装入麻袋运送到郊外,投进了江里。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童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2)林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3)对童某与林某依法应当如何处罚?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被告人:刘某,男,30岁。1995年6月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998年6月刑满释放。景某,男,25岁。1995年7月因盗窃被劳动教养3年,1998年7月解除劳动教养,2000年11月28日因本案被逮捕。

2000年9月间,被告人刘某找到被告人景某为他开汽车,两次由外地购进假冒的山海关牌香烟1 150条,在倒卖时被某工商行政管理所查获。该所依法将刘某尚未卖出的假山海关牌香烟300条、赃款14 500元以及运烟的汽车扣押,并罚款1万元,责令刘某于月底前交清罚款。刘某拒交罚款,并与景某预谋将被扣押的汽车偷开回来。同年9月24日晚12时许,刘某携带尖刀、手铐与景某一起翻墙进入该工商行政管理所院内。因大门上锁无法将汽车开走,二人经商量,遂由景某负责给被扣汽车加油并注意周围动静,刘某从被扣押的汽车内拿出斧子、手电筒直奔二楼所长办公室要大门钥匙。值班的副所长张某被惊醒,当即起身,刘某见状便大叫:“别动,扒下,把脸蒙上。”这时,张某趁机抓起被子朝刘某捂去,刘某挥斧将被子刮破,砍在办公桌上,张某与刘某边搏斗边呼喊,致张某轻微伤。刘某见势不好,扔下斧头下楼和景某一起逃跑。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刘某与景某到外地购进假冒的山海关牌香烟进行倒卖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应定何罪?

(2)刘某和景某车辆被扣后的行为构成何罪?为什么?

(3)二人在犯罪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

(4)犯罪形态如何?

(5)二人是否构成累犯?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