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详情

《全国法律硕士联考》预测试卷1

开始做题

试卷预览

单选题

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探望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探望权是指父母离婚后,不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享有对该未成年子女进行看望以及接待的一种身份权。探望权的行使不以支付必要的抚育费为前提条件,故A项错误。探望权包括直接见面,短期的共同生活,临时性交往如互通书信、互通电话、赠送礼物、交换照片等。探望权因未成年人死亡、子女成年和探望权人死亡等而消灭。中止探望权必须经人民法院判决,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中止探望权。

单选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法定对象有()。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上述交通工具发生颠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已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的犯罪对象是特定对象,仅限于上述所列的五种交通工具。破坏拖拉机、摩托车一般不会危害公共安全,由于火车轨道不属于交通工具,而是交通设施,因此破坏火车轨道也不构成本罪,但可以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故选D项。

单选题

甲、乙签订买卖合同,约定甲将货物运送给乙后,乙再行付款。甲委托货运公司丙承运货物,但丙未能按时将货物运送到乙处,则应对乙承担违约责任的民事主体是()。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只能由甲向乙承担违约责任,至于甲、丙之间系另外一合同关系。故选A项。

单选题

仅仅揭示犯罪的法律特征、界定犯罪外延的犯罪概念是()。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犯罪的实质概念揭示的是犯罪的社会本质,犯罪的形式概念揭示的是犯罪的法律特征,而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概念则既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本质又揭示了犯罪的法律特征。故选B项。

单选题

甲到乙商场购物,乙商场怀疑甲偷了商场的东西,于是将甲叫到总经理办公室进行搜身,结果商场一无所获。商场的检查侵犯了甲的()。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乙商场没有侵犯甲的贞操权和隐私权的故意,故不符合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故不选A项和B项。这里也不涉及名誉权的侵害,因为甲是被叫到办公室的,而不是当着众人的面搜身,因此这里就不存在恶意诋毁导致甲社会评价降低的情形,故选C项。不过,如果此题改为当着众人的面搜身,则应当认定为对甲名誉权的侵害,这就存在尊严权和名誉权侵害的竞合。注意:在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并存的情况下,应当选具体人格权。而尊严权属于一般人格权。

单选题

在下列犯罪形态中,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予以论处的是()。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由于刑法对结果加重犯规定了比基本犯罪更重的法定刑,所以对结果加重犯只能依照刑法的规定,在较重的法定刑幅度内量刑。刑法分别对于属于继续犯的犯罪设专条加以规定,并置以相应的法定刑,因此,对继续犯应依刑法规定以一罪论处。吸收犯的处罚原则是依照吸收行为所构成的犯罪处断,被吸收的犯罪行为失去存在的意义,不再予以定罪,不实行数罪并罚。对于想象竞合犯和牵连犯,理论通说认为应当“从一重处罚”,即按照数罪中最重的一个罪所规定的刑罚处理。故选C项。

单选题

对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是()。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假释的监督机关是公安机关。故选C项。

单选题

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受遗赠人必须在2个月内作出是否接受赠与的意思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这2个月期间属于()。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题干中提到的期间属于除斥期间,因为受遗赠权属于民事实体权利,且该期间不能中止、中断和延长。故选B项。一般而言,法律条文中没有指明是诉讼时效的,应当认定为除斥期间。

单选题

关于居间合同和行纪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民法典》第427条的规定,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问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故A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426条的规定,居问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间活动的费用由居间人负担。故B项正确。根据《民法典》第415条的规定,行纪人处理委托事务支出的费用,由行纪人负担,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故C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415条的规定,行纪人高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卖出或者低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买人的,可以按照约定增加报酬。故D项错误。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应当数罪并罚的是()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A项中,甲犯的是同种数罪,根据我国司法实践,对于同种数罪不并罚。B项中,乙的两个行为分别触犯了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但是两个罪之间存在牵连关系,根据刑法理论通说,对于牵连犯应当从一重处断。C项中,丙的行为分别构成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刑法规定,贪赃枉法的,应当从一重处断。D项中,丁的两个犯罪虽然是同种数罪,但是却是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发现的,属于发现同种漏罪,对于发现了漏罪的,一律要数罪并罚。故选D项。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