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案例:下面是“零指数幂”教学片段的描述,阅读并回答问题。

片段一:观察下列式子,指数有什么变化规律 相应的幂有什么变化规律 猜测20-

24=16

23=8

22=4

21=2

20=

上面算式中,从上向下每一项指数减1,幂减半,猜测20=1。

片段二:用细胞分裂作为情境,验证上面的猜测:一个细胞分裂一次变为2个,分裂2次变为4个,分裂3次变为8个……那么,一个细胞没有分裂时呢

片段三:应用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2m÷2n=2m-n(m,n为正整数,m>n),我们可以尝试m=n的情况,有23÷23=23-3=20。根据23÷23=8÷8=1,得出:20-1。

片段四:在学生感受“20-1”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做出零指数幂的“规定”,即a0=1(a≠0)。验证这个规定与原有“幂的运算性质”是无矛盾的,即原有的幂的运算性质可以扩展到零指数幂。

问题:

(1)请确定这四个片段的整体教学目标;(6分)

(2)验证运算法则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可以拓展到自然数集;(5分)

(3)这四个片段对数学运算法则的教学有哪些启示 (9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理解零指数幂的意义,掌握数学中归纳总结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索,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根据规律探究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类比、找规律、严密的推理等数学方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当m.n中有一个为零时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3)从特殊到一般是研究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可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导运算法则;观察分析和根据规律是数学运算法则教学中的一种方法;要注意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可以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教学。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简单随机抽样(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目标一:学会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

目标二: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体会简单随机抽样的重要性;

目标三:以“问题链”的形式理解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要求:

(1)请针对上述教学目标,完成下列任务:

①根据教学目标一,设计两个问题,并说明设计意图;(8 分)

②根据教学目标二,给出一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4 分)

③根据教学目标三,设计“问题链"(至少包含两个问题),并说明设计意图。(6 分)

(2)请针对“简单随机抽样”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①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4 分)

②作为高中阶段“统计”学习的起始课,其难点是什么?(4 分)

③这节课对后续哪些内容的学习有直接影响?(4 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下面提供的案例是教师 A 和教师 B 在《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问题:

(1)请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评价,并简述理由;(15 分) (2)请对两位教师“概念引入”环节的课堂提问给出改进建议。(5 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请列举四种不同类型的评价方式。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高中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性课程,简述“基础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