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下面是距离S(米)与时间t(分钟)关系的图像,请大家根据图像创设问题情境。
生1:小明到小亮家借阅学习资料,从家出发20分钟后到达距他家800米远的小亮家,在小亮家停留了10分钟,小明再步行30分钟回到家。
生2:父亲吃过晚饭外出,步行20分钟后,到达离家800米远的报刊亭,看了10分钟的报纸,然后往回走,散步30分钟后到家。
……
同学们一边欣赏精彩的故事,一边考虑情节是否符合题意。这时,教师发现课堂中一向积极踊跃的课代表小洁略皱眉头。
师(亲切):看来我们的课代表有疑问呀,告诉大家你在想什么?
小洁:在大家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中间一段时间都是看报、学习、休息、吃饭之类的,这些都是不动的情况。老师,我在想这条水平的线段能不能表示运动的情况?
听了小洁的话,大家愣住了,热闹的讨论变成了安静的思考,老师的心更是一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距离不变,当然是静止的,难道不对吗?备课时只想到静止的情况,没有思考过是否可以运动呀。但有没有运动的呢?一连串的问号令她一时也想不出答案。
问题:
(1)请分析该教师所落实的函数的教学目标。(7分)
(2)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充当了什么角色?针对小洁同学的疑问,如果你是该教师,你该如何回应?(8分)
(3)针对小洁同学的问题,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情境?如果不存在,请简述理由;如果存在,请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5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教师对于课堂的设计及把控能力,针对题目具体分析案例,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