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某教师设计的《包身工》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培养筛选信息和阅读报告文学的能力;
②区分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以及作者评价,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本的多层次理解,学习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比今昔“包身工”,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对上述教学目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目标是教学的重点,需要重点关注
- B.在以上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整个教学目标的出发点
- C.以上三维目标的设计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
- D.三维目标之间是独立的,可以单独完成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首先,以上教学目标的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在教学中,三维目标同等重要,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努力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