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面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乙
B.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400
C.平衡中.丙中c(S03)大于甲中的2倍
D.平衡时,甲中O2的转化率大于乙中O2的转化率。
【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表3: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
(2)请分析和诊断学生解答错误的原因。
(3)如果讲评本题,你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2)错选成A项的原因:忽略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学生可能误认为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会正向移动,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常数也增大。错选成B项的原因:三段式计算错误,学生在计算K值的时候带入的量不是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而是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算出K=400的结果。错选成D的原因:学生认为甲中02的转化率高,可能是没有弄清楚若两种物质发生反应,增加其中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则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升高,自身的转化率降低。
(3)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问题,利用三段式法进行求解,并且注意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把握好这一点,可以快速计算或者判断平衡常数的大小。要准确判断化学平衡是否发生了移动,需要掌握好温度、浓度、压强等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判断的是某一因素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比如浓度或者压强。对于本道题而言整体的分析方法如下:①先利用三段式求解甲中各物质达到平衡时的浓度,进而求解出化学平衡常数(K)的大小,需要明确化学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得出A、B两项错误;②接下来比较丙与甲中反应物浓度大小的关系,结合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得出c正确;③根据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得出D错误。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 查看答案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 查看答案
-
- A.0
- B.1
- C.2
- D.3
- 查看答案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 查看答案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
- A.评价手段
- B.教学方法
- C.教学手段
- D.教学实践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