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孔乙己》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师:大家知道老师的姓名吗?
生:(齐声)知道。
[B]师:老师叫张梦,“梦”字寄托着父母对老师的期望。他们期望我能够实现人生的梦想,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姓名,同样也寄托着父母的美好期望,昨天大家预习了《孔乙己》,你们有没有找到主人公的姓名呢!
生:(齐声)叫孔乙己。
生:不对,“孔乙己”是别人从描红纸“上大人孔乙己”中替他取的绰号。他的真实姓名在课文中找不到。
[C]师:这位同学读得很仔细。周围的人只知道孔乙己的绰号,却不知道他的父母给他取了什么名字,这说明什么啊?
生:说明人们并不关心他。
生:说明别人瞧不起他。
生: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
[D]师: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孔乙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 A.如果不是为了引出教学环节,单独而言这是一个无效提问
- B.用教师姓名引出对孔乙己姓名的讨论,有效利用了自身的教学资源
- C.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水平状态,及时抛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提问
- D.应具体评价学生说的为什么有道理,然后再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知识点:教学实施环节中师生的提问与交流。
A项:无效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钩,教师的提问与学生所学内容的脱节。但题干中此处的提问是为了引出下面的教学环节。正确。
B项:从教师姓名引申出孔乙己的名字,充分体现了该教师灵活运用自身教育资源的特点。正确。
C项:教师解释自己姓名的由来,以此与文中孔乙己的名字做鲜明对比,通过这一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凸显出孔乙己不为人知、地位低下的特点。正确。
D项:教师的这句话起过渡作用,由此引入课堂的下一个环节;并且教师还交代了下一个环节的任务,正是解决学生说的“为什么有道理”的问题,所以在此不必具体评价“为什么有道理”。错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