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试简述平面构成中“重复排列”的含义。(10分)
(2)如何指导低学段小学生学习该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并说明设计意图。(20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重复排列是指一个图形向左右、上下有规律地重复排列,就会形成一个新图形。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平面构成的排列方法,探索其规律,提高审美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赏析与实践,探究图案排列、重复的规律,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图案,发现生活中的美,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3)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海底世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并回答。(鱼儿外形相似,成群结队游动)
教师继续提问:鱼儿是怎样结队排列的?
学生观察并回答。(向上排列、向下排列等)
教师总结引出课题:除了能向上向下排列,还可以怎么排?向左?向右?
接下来进入我们这堂课的学习,一起深入探究——重重复复。
【设计意图】
采用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为更好地学习接下来的新知识做铺垫。
活动二:直观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有哪些是重复排列出现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空中飞翔的鸟、路边的树木)
教师总结:教室里的桌椅前后排列,同时展示“凤戏牡丹”等图。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重复图案,结合生活实际把繁杂知识简单化,帮助学生加深对重复排列的理解。
活动三:开拓思路,共同表现
教师继续展示图片,并提问:它们是怎样重复排列的?
学生思考回答:向下、向上、向左、向右。
教师引导学生实践并探究:相同图形,变换不同的排列方式,最终得到的形象相同吗?
学生实践后回答。
教师总结指导(改变方向、改变颜色):一个图形向左右、上下有规律地重复排列,就会形成一个新图形。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变换重复图案的排列的方式,有助于对比发现其规律,加深对重复排列的理解。
活动四:实践展评
①尝试运用拼贴、绘画、剪贴等方法设计有重复规律的图案。
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尝试运用独特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与设计。
②通过自评、互评、师评三种方式展评(构思、排列方式等方面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尝试多种排列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并引导学生将设计与生活相联系。
活动五:小结作业
①课堂小结:图案艺术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继续认真学好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②课后将课堂练习的作品变化不同的方式进行排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重难点,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细节的好习惯。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 查看答案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 查看答案
-
- A.0
- B.1
- C.2
- D.3
- 查看答案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 查看答案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
- A.评价手段
- B.教学方法
- C.教学手段
- D.教学实践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