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人教版高中《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三节的内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对其的教学要求是“概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这一节的主要教学内容为:(1)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2)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1)设计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并指明教学重难点。?
(2)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恰当的教学过程。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知识点】本题考查根据所给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并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安排恰当的教学过程的能力。 【参考答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的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
展示我国警方利用DNA指纹技术已侦破了数千例疑难案件的材料和DNA指纹检测的图片。在学生阅读和观察的基础上设疑:试着说出DNA的中文全名.为什么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如果得到了DNA方面的证据,是否还需要其他证据呢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出本节的学习内容“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教师课前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本实验,播放本实验的教学录像。课堂上组织学生实验.并提出问题: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吗 RNA存在于哪里 教师倾听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评价.然后与学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
3.核酸的分子结构
学习活动一:读一读。学生阅读课本第28页第一段内容,教师提出问题:核酸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每一分子核苷酸由哪几部分构成 核苷酸可以分为几大类 分类标准是什么
学习活动二:装一装。教师介绍核苷酸的分子模型,指出代表磷酸、脱氧核糖、核糖、含氮碱基的部分,指导学生动手分别组装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分子模型.体验核苷酸的结构特点。安排学生活动:两人一组,合作完成组装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模型。
学习活动三:比一比。教师介绍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的结构式。让学生观察自己手中制作的模型.比较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的异同点。
学习活动四:连一连。教师提出质疑,核苷酸的分子量较小,而核酸的分子量却很大.核苷酸是怎样组成分子量巨大的核酸的呢 请五个学生起立。拿着自己制作的脱氧核苷酸模型把它们连接起来。再请五个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核糖核苷酸模型把它们连接起来。
4.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
教师介绍含氮碱基的种类。然后组织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五:画一画并演示。教师引导学生画表格归纳DNA与RNA的区别.请两位学生上讲台利用投影仪分别展示自己画的表格。
5.核酸分子的多样性
教师让不同学生在自己制作的模型上分别写上不同的含氮碱基。
学习活动六:重新连一连。再请八个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拿脱氧核苷酸模型,另一组拿核糖核苷酸模型,分别按照要求连接起来,然后再分别让两组的同学变一下连接顺序。比较先后连接成的长链是否一样,然后再增加六位同学,再变化连接顺序.理解核酸分子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