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小刘老师和蒋老师分别对水平四,初中一年级,分腿腾跃跳山羊授课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小刘老师将分腿腾跃跳山羊教学内容设计为5课时的单元教学.对第2课时的分腿腾跃的教学过程设计是:
(1)引导练习,分组进行助跑、踏跳、提臀、分腿动作练习;
(2)示范完整动作,借助大屏幕展示出动作图解并进行动作要领和保护与帮助方法的讲解;
(3)分组练习分腿过山羊动作;
(4)G秀学生技能展示;
(5)分组练习,巩固提高技术动作。
蒋老师对分腿腾跃跳山羊教学内容设计为3课时单元教学.对第2课时的分腿腾跃的教学过程设计为:
(1)分组练习,助跑2~3步,支撑提臀、分腿动作;
(2)示范讲解踏跳,顶肩屈髋,提臀分腿,回落动作,并分组进行练习;
(3)优秀生示范;
(4)结合动作挂图,讲解示范分腿腾跃跳山羊动作要领;
(5)分组练习,两人保护与帮助,一人练习;
(6)选择高度,自由分组进行练习。
问题:
(1)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两位老师教学设计的不同之处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知识点】教学设计。
(1)两位老师教学设计的相同之处有:设计了对第一次课学习动作的分组练习的复习环节;借助动作示范图解讲解动作要领;优秀生的动作示范。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两位老师的教学都体现了单元教学的连续性,以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两位老师教学设计的不同之处有:刘老师是连贯动作的讲解,蒋老师是分动作环节进行讲解:刘老师把动作要领和保护与帮助方法一起借助挂图完成讲解,蒋老师是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结合实际讲解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刘老师进行巩固提高的练习对学生的要求是统一的,蒋老师是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的高度进行分组练习。
(2)教学设计的不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较直接的影响。
刘老师连贯动作的讲解.比较适合学生处在巩固阶段学习的讲解方法;而蒋老师分解动作的讲解方法则较适合初学动作时进行.便于学生理解动作细节.能清晰地感知每个动作环节应该如何做。鉴于案例的课时均是单元教学中的第二课时.说明学生对动作的学习还处在分化阶段.因而蒋老师的讲解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在该阶段对动作的学习掌握。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动作在初学时都能进行分解讲解的,因为有些动作是无法进行拆分的。
小刘老师讲解保护与帮助方法是结合在动作要领讲解过程中的,尽管借助了大屏幕的挂图.但是不利于学生明白保护与帮助者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应该保护练习者的哪些部位以及对同伴练习有效保护的重要性等:蒋老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讲解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利于学生直接感知保护的动作要点,以及保护与帮助对同伴的重要性。蒋老师保护与帮助的讲解不仅能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方法.还能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建立强烈的责任感与合作意识。
小刘老师在巩固提高学生动作的练习中对所有的学生均采用统一要求.多次练习后容易出现技能好的学生感觉练得不过瘾,缺乏挑战;而技能掌握较弱的学生会感觉练得太难了,自己根本完不成.从而失去练习的动力和兴趣。蒋老师很好地运用自由选择高度的方式解决了这样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身水平的高度进行练习,促使学生不断挑战新难度,进而提高动作质量。
小刘老师对该动作设计的是5课时的单元教学计划.案例是第2课次,从教学过程看,小刘老师的教学是以完整动作为主进行教学,而没有分解动作练习的过程。教学进度过快,与单元教学计划不相符。蒋老师是三课时的单元教学计划,作为第2课次的学习,教学过程设计较为符合单元教学计划的进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 查看答案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 查看答案
-
- A.0
- B.1
- C.2
- D.3
- 查看答案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 查看答案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
- A.评价手段
- B.教学方法
- C.教学手段
- D.教学实践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