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起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上不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

这位老师的行为违反了下列哪些教学原则?()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1)这个案例“看上去很美”,不仅贴近社会生活且逻辑清晰,从一个基本任务开始,层层深入地带领学生全面了解日本大地震相关的很多信息。但是,教师在设计三个任务时,所提示的获取信息的方式皆为以关键字在搜索引擎中进行检索,在搜索技巧上并无差异,属于同质任务。因此,任务设计时需要区分两种“逻辑”,一是了解一个问题可以层层深入,二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也需要层层深入。两者不可等同。当我们以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时,就必须考虑我们的任务是否隐含了不同层次的解决问题的技能或能力,如果缺少这种层次感,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便是同质任务的低水平重复。 (2)该案例教学时正处于各大网站专题报道日本大地震的新闻热点期,人们可以在各大门户网站很方便地找到日本大地震的专题报道,在专题报道网页中很容易找到上述三个任务的答案。因此。如果不能引导学生学会从权威信息源或主题、专题信息源获取信息,而一味强调搜索技巧的使用,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形成所谓的“搜索依赖症”。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能力》高分通关卷1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

张老师有一节课的内容是关于环保方面知识的搜索。学校的教学环境有ADSL宽带网和校园网。资源上有科利华语文、数学备课系统、真题资源库和K12,还有2.6万册图书,包括《中国电化教育》等100多种报刊。该课教学的组织形式是:①教师提出综合性的探究专题,即关于环保知识的搜索。②全班每个学生都自定具体题目,如:环保的概念外延及内涵,环保的意义和方法,环保的原则,空气的环保等几十个小课题。③在班上报告自己搜索的内容及其来源,并通过微机投影到大屏幕上。④通过讨论,分享信息和个人的创意,进行思维碰撞。⑤在个体展示的基础上同质分类并混合分组,确定下一题目。

问题:

(1)案例中张老师使用的是什么教学模式?(10分)

(2)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积极的作用?(10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

某老师在教学生熟练使用Excel的信息技术课上,先让学生按照课本例题去操作,学会录入数据和进行数据计算,例题完成后再继续做练习题。一节课结束,老师发现虽然学生一直在做题,但是一般都是死板地照着课本一步步完成,没有学习热情,脱离书本也无法独立操作。该老师经过反思后,认为一节课不应该过多地强调技能锻炼,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于是重新设计方法,让学生制作本次期中考试成绩单。

(1)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老师引入话题,学生在已经掌握了Excel基本操作和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思考该如何制作成绩单。

(2)遇到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或者小组交流解决,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

(3)成绩单不拘泥于某一种格式,只要完成要求即可。

问题:

(1)该老师的这种行为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10分)

(2)修改后的教学方案采用的是什么教学策略?(10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什么是E-R图?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OSI参考模型的层次。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