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阅读关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部分内容。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地下深处熔融状态的岩浆在强大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或侵入到地壳之中,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出露地表的岩石经 过风化、侵蚀作用变成碎屑物质;碎屑物质经过搬运作用迁移到地势相对较低的地区。再经过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 沉积物在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沉积岩、岩浆岩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在地球内力作用下上升到地表,再次经受风化等外力地质作用,或者重新深入到地下重熔 再生形成新的岩浆。这一过程便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 平,差异加大;外力作用则可夷平地表,使地表差异减小。正是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岩石图的物质才会不停地 循环运动。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真题试卷

要求:

(1)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9 分)

(2)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要点(应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15 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说出岩石圈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②能解释各类岩石之间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并且能绘制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示意图。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读图和阅读材料,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绘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提高绘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与特点,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教学过程要点:

环节一:导人新课

联系西游记的故事“孙悟空是从一个吸收了日月精华的石头里蹦出来的”,说明今天学习的内容也正是和石头密切相关的内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导入新课。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岩浆岩

【活动 1】阅读教材文字部分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岩浆来自哪里?岩浆形成的岩石是什么?

(2)你能指出玄武岩和未见天日的花岗岩的位置吗?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3)请结合玄武岩和花岗岩的图片,谈谈这对孪生兄弟在相貌上有何不同,并推测其形成原因和用途。

学生阅读资料思考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二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岩浆来源于软流层,其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是岩浆岩;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玄武岩)。之后从特点、成因、用途等方面总结侵入岩与喷出岩的区别。

【设计理由】教师通过让学生运用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二、沉积岩

【活动 2】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和沉积岩的相关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沉积岩的图片说出沉积岩有何特点。沉积岩是怎么形成的?

(2)你能说出几种常见的沉积岩吗?

学生读图思考问题,相互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及时评价补充学生的回答,总结沉积岩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设计理由】教师通过让学生阅读图片,丰富学生的表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变质岩

【活动 3】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结合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回答下列问题:

玄武岩、沉积岩、花岗岩在高温和高压下会有怎样的变化?指出石灰岩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类型。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展示成果。

教师及时点评并补充学生的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这些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与其他类岩石一样,变质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设计理由】教师通过让学生阅读相关图文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活动 4】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结合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回答下列问题:

你能用箭头和辅助文字来说明岩石和岩浆的转变关系吗?这说明岩石圈的物质有什么特点?

学生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展示成果。

教师点评,展示各种形式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师生共同总结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特点。

【设计理由】教师通过让学生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绘图能力;通过让学生认识不同形式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环节三:小结与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布置作业:思考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转变对地表形态有什么影响。

【设计理由】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构建起知识结构,加深印象。教师通过布置的作业,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阅读关于“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图文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内容标准“认识区域”中的“环境与发展”

要求:“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材料二某版本教课书中关于“严重的水土流失”的有关内容。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真题试卷

严重的水土流失

从图6.31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这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望无际、平坦宽阔的高原景象大不相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长期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这里的自然植被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每遇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图6.32)。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真题试卷

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图6.33),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2)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牛活动等、并说明设计理由。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材料:

下面是张老师在七年级“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师:请读“亚洲地形图”(PPT显示),思考回答:亚洲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生1:……(茫然,回答不出来)

生2:青藏高原最高

师:亚洲有哪些地形区亚洲之最有哪些

(没有学生举手,教师指图讲解)

师:亚洲的主要地形区有: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大的高原青藏高原,还有亚洲最大的西伯利亚平原……

师:亚洲的主要河流有哪些它们的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没有学生举手)

问题:

(1)分析张老师采用谈话法进行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

(2)上述教学片段所涉及的知识哪些属于地理感性知识哪些属于地理理性知识

(3)简述地理理性知识的教学步骤,并选择材料中的一个知识点进行说明。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材料:

下面是宋老师在八年级“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一课中的结课片段。

师:学完了“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现在老师布置一个重要任务(PPT展示)“元旦到来要外出旅游,请你为全家拟定一个出行计划”。

生:好!

师:计划应该包括哪些项目呢

生:……

师:很好!包括目的地、交通方式、交通线路、时间安排(包括出行时间、航班、车次)、自驾与否、路费预算等。

师:告诉同学们几个“贴士”:

第一,设计自驾游的同学,请学会看地图或者路牌上的标识了解路况。

高速公路的标识:“GX”或“GXX”……如“G5”是京昆高速公路,“G56”是杭瑞高速公路(杭州到瑞丽);国道(G×××)、省道(S×××)、县道(××××)、乡道(Y×××)和专用公路(Z×××)。

第二,告诉大家一个出行的“神器”。(教师点开某旅游网站,屏幕上显示机票、酒店、火车票等信息,并讲解……

师:请同学们写出出游计划。期待大家作品。下课!问题:

(1)结合材料概括宋老师结课设计的优点。

(2)说明材料中课后作业的功能,再分别对课前预习作业和课上作业的功能进行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材料一下图为多瑙河流域局部示意图。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真题试卷

材料二据史料记载,甲区域有洪水发生,且一年四季均会发生水灾,乙区域内种植业发达,有“粮仓”美誉之称,是世界小麦主要产区之一。

问题:

(1)分析甲区域洪水灾害频发的原因。

(2)简述乙区域发展小麦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绘制中国疆域轮廓示意图(要求:绘制中国疆域轮廓、在图内绘制长江、黄河干流,标注名称和图名),并简要说明运用该图指导学生学习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意义。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