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阅读关于“工业的区位选择”的教学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材料二“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课的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依据主导性区位因素对各种工业部门进行分类;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其他区位因素。

能力训练点:初步学会分析某一个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因素,并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根据某一假定区域的区位条件,尝试进行简单的工业布局。

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初步懂得衡量工业区位合理性的标准是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工业布局的变化,体会其中的主要经验、教训。

材料三“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影响工业布局的各种区位因素(经济方面、社会方面、环境方面);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难点:正确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性区位因素;某些特殊区位因素(国防安全、国际关系、个人行为等)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1)针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提出相应的教学解决办法。(8分)

(2)依据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活动。(16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决办法:

①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区位因素)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可以“发展钢铁工业需要哪些主要条件 ”为题,引导学生复习前一节的内容,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从经济角度考虑,工业区位的选择,就是要将工厂建在生产成本最低而利润最高的地方。围绕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逐步懂得: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条件、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区位因素。

②利用教材中的工业区位图(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等),由学生分析其中的区位因素。并适时提出“当一个地区无法满足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区位条件时应当怎么办 ”将问题引到“在不同的优势区位条件下发展不同的工业部门”中去。

③利用几种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家具制造工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普通服装工业等),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主导性区位因素。在此基础上,明确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特点。

④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问题,学生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简单介绍我国解放后工业布局的变化,以此加以说明。

⑤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问题,可以先由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再引导学生分析出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2)【参考设计】

学生活动:

①以钢铁工业为例,讨论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第一步:教师首先设问:发展钢铁工业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根据前一节所学的内容进行回答。教师将学生的讨论结果逐条列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条件、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区位因素。

第二步:教师向学生提供两三幅我国和世界主要钢铁工业区图(建议使用我国辽中南地区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图),由学生分析各工业区的主要区位条件,使学生通过实例进一步明确影响工业的各种区位因素。

②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特点

第一步:教师组织学生对电子工业、家具制造工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普通服装工业的选址问题进行讨论.由数名学生阐述意见并说明其理由,其余学生进行评判。得出“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的正确结论。

第二步:学生阅读课文.对五种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特点列表进行对比。表格由学生自行设计。

③对某一假想地区中的工业布局进行区位选择

教师利用屏幕展示事先设计的某一假想地区图,要求学生根据图中的区位条件和不同工业部门的特点,对几种指定的工业进行区位的选择。在假想地区图中,应当既有经济区位因素,又有环境和社会区位因素。学生完成选择后,可在班内进行交流,以达到当堂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案例2

下面是某校高中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课的教学片段。张老师在讲述了参考系运动和静止等概念后,播放了一段乘坐观光电梯上行的视频,引导同学展开讨论。

张老师:同学们。谁能说出这段视频描述了什么情景

甲:乘电梯上楼。

张老师:是的,如果甲、乙和丙三位同学在楼下站着等电梯,这时他们看电梯中的乘客在……

甲:运动。

张老师:对!乘客在运动。那电梯中的乘客看这三位同学,比如看乙同学时,他会认为乙同学在……

甲:运动。

张老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已掌握了。

丙:老师,我还有问题。甲说的不对,乙同学实际上是站着不动的,怎么说他在运动呢 甲:按照书上说的,乘客看乙同学就是运动的。

丙:乙同学确实是静止的呀!

张老师:大家记住,同学甲的回答是正确的,同学丙的回答不对,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坐标系……

问题:

(1)分析学生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原有观念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2)分析张老师在该教学片段中存在的问题。

(3)设计一个教学片断,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关物理概念。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1

下面是一道作业题及某同学的实验解答。

题目:一种可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该实验中,磁铁固定在水平放置的电子测力计上。此时电子测力计的读数为G1,磁铁两极之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匀强磁场,其余区域磁场不计。直铜条AB两端通过柔软的软质导线与一电阻连接成闭合回路,总阻值为R。若让铜条水平且垂直于磁场,以恒定的速率v在磁场中竖直向下运动,这时电子测力计的读数为G2,铜条在磁场中的长度为L。

求:(1)判断铜条所受安培力的方向,G1和G2哪个大

(2)求铜条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与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真题(高级中学)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真题(高级中学)

(2)针对出错的原因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研究质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从中了解空气对落体运动的影响。

材料二某高中物理教科书中“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有探究物体下落快慢的影响因素的实验,内容如下:

实验1.硬币与纸片、纸团下落的实验

一手拿小纸片,另一手拿硬币,双手举至同一高度,然后松手看纸片与硬币谁先落地。将纸捏成纸团.结果又怎样 为什么硬币比纸片先落地 为什么纸片捏成纸团后下落快些 你能说出原因吗 再用其他物品试之,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2.纸片和硬币下落得一样快吗

实验装置,将纸片与硬币放进玻璃管,当玻璃管内有空气时,将玻璃管倒过来,观察纸片与硬币的下落情况,观察结果是________。

抽掉部分空气,倒过来,观察结果是________

抽掉玻璃管内空气。使逐渐接近真空,观察结果是________。

实验3.测量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也称反应时,是指人们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所经历的时间。很多行业需要反应敏捷,行动迅速,因此需要测试人的反应时间。

根据本章所学知识和下图所示,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测试你的反应时间。讨论应如何测试,为什么要这样测试,你采用什么道理。

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等内容。

任务:(1)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意义。

(2)阐述教材中“实验2”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课中的作用。

(3)完成“实验3”的教学片段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一质量为m,密度为水的9倍的物体,从距离水面高为h处由静止下落掉入水中,并竖直下沉,下沉过程中,水对物体的阻力为bv2,b为常量,v为下沉速度的大小。不计空气阻力和物体入水时对物体的作用力。

(1)求物体下落至水面时的速度的大小;

(2)以物体进入水面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y轴,求物体在水中下沉速率v和y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物理课程分为共同必修、选修1系列、选修2系列和选修3系列,其中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的是( )。

  • A.共同必修
  • B.选修1系列
  • C.选修2系列
  • D.选修3系列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