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案例:

面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意外生成,教师如何正确应对,如何让这些生成为我们高效的课堂教学服务.如何把自己课前的预设和课堂上的生成有效融合,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是教师时刻面临的问题。

在一次听课中有下面的一个教学片段:教师在介绍完中住线的概念后,布置了一个操作探究活动。

师:大家把手中的三角形纸片沿其一条中位线剪开,并用剪得的纸片拼出一个四边形,由这个活动你可以得到哪些和中位线有关的结论 学生正准备动手操作,一名学生举起了手。

生:我不剪彩纸也知道结论。

师:你知道什么结论

生: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教师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么个“程咬金”,脸冷了下来:“你怎么知道的 ”

生:我昨天预习了,书上这么说的。

师:就你聪明。坐下!

后面的教学是在沉闷的气氛中进行的学生操作完成后再也不敢举手发言了。

问题:(1)结合上面这位教师的教学过程,简要做出评析;(10分)

(2)结合你的教学经历,说明如何处理好课堂上的意外生成。(10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着不同生活经历、有自己的想法。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的生命体,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差异,课堂才是充满变化、丰富多彩的,教师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不能及时正确处理课堂的生成,那么其课堂效果将很难保证是高效的。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对学生直接说出中位线的性质很是不满,因为这样一来教师后面设计好的精彩探索活动就没有必要再进行了。碰上这样的意外,教师采取了生硬的处理方式。让其他学生继续探索,但此时教师的不满情绪和处理这件事情的方式使得全班同学失去了探索的兴趣和发言的勇气。教师如果换一种方式,先表扬发言学生“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学生,我相信你还是个爱思考的学生!”然后让他和大家一道动手操作、探索、验证中位线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性质,课堂效果应该更好。

(2)生成从性质角度来说,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效果角度来说有有效的一面,也有无效的一面。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组织者的角色,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种各类信息,并能快速断定哪些生成对教学是有效的,哪些生成是偏离了教学目标,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能够正确应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生成,使之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课文:“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这种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与作用于水平运动的大气或水体的其他作用相比较,地转偏向力很小,但是,其作用不可低估。”

(1)简要设计上述内容的“三维”教学目标。(12分)

(2)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试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根据这一基本理念,请你简要设计“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这一知识的教学过程。(12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两个教学设计案例:

案例一江浙平原地区的农村住宅,选择宅基地的最佳条件是:房屋面向东南,前后视野开阔,房前或房后有河流流经。

提出问题:江浙平原这样选择宅基地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知识:“气候资源与建筑”(必修本上册P56)等。

学习方式:讨论式学习

讨论分析:

(1)房屋为什么要面向东南,而不是坐北朝南

(2)房屋前后为什么要视野开阔

(3)房屋前后为什么要有河流流经

案例二程庄路交通状况分析:丰台区实验学校门前的程庄路.位于北京西四环路以西。京石高速路以南,北连卢沟桥路,南连丰台西路。长期以来,这条道路拥堵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车辆停滞可长达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给沿线学校、居民、工厂、机关的出行造成极大的不便。

提出问题:程庄路交通的现状及未来

相关知识:“城市交通运输”(必修本下册P80)等。

学习方式:网络式学习

讨论分析:

(1)程庄路交通堵塞的原因。

(2)北京城市道路网与程庄路交通的关系。

(3)改善北京城市交通环境与程庄路交通状况改变的关系。

问题:请对以上两个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与点评。(20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填充图亦称空白图或暗射图。利用填充图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对地名及位置的记忆,熟悉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有助于理解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填绘地图的能力。它是将地理知识通过教学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的有效手段。在中学地理课中,从初一到高三都配有《地理填充图册》供学生练习。

材料二一位地理教师上完《中国的地形》一课后,让学生下课后把《地理填充图册》自己填一下。

(1)指出这位地理教师在使用《地理填充图册》中的问题。(6分)

(2)谈谈如何发挥《地理填充图册》在教学中的作用。(10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高中预测试卷3

材料二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高中预测试卷3

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一90℃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

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

材料三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资源人均占有量动态预测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高中预测试卷3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6分)

(2)由材料二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其原因是什么 (4分)

(3)分析材料三,青藏高原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试分析其原因。(6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并简述其在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意义。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