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案例:
师: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哪一句能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
生:“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教师板书:清、静、悲京)
师:文章是通过哪些画面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生:主要是通过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呜、闲话秋雨、佳日胜果。
师: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秋的
生: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师: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生:声色的角度能很好地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师:江南的秋有什么特点
生:“慢”“润”“淡”。
师:作者为什么要提到江南的秋
生:通过对比,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1)齐读第3段
师:作者选取了哪些平常的景物来写故都的秋
生:租来的一椽“破屋”,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漏下的目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师:回答得很好。北平的秋意,果真是无处不在,写了哪些秋色
生:碧绿、青天、花朵。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师: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生:冷清。
师:凄清如许。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可是作者又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我
们还说它“静”.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呢
生:以声写静的反衬手法。
师:回答得很好。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 谁能再举些类似的例子
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生:课文《荷塘月色》中,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师:很好,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生:更加孤独,凄冷。
师:在这样的清冷寂静的声色环境中,作者做了些什么
生:“泡一碗浓茶”“细数”“静对”。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生:悠闲、惬意、对故都秋的一种热爱。
师:回答的很好,这幅画面正是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种悠闲、惬意、对故都秋的热爱之情。还有些许凄冷、孤独。
(2)读第3~8段,品味“秋味”(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灰尘尘的天气,凉风一起,便下起雨来;秋雨过后,天气很快晴朗;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得快。
生:干净利索,而不是南方的“混混沌沌”。
师:很好。这幅画面出现了两个都市闲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生:外貌、动作、神态、语言。
师:透露出怎样的心境
生:悠闲中透露出一种感伤寂寞。
师: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什么目的
生: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得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师:请两位同学读一下这句对话,让我们体味一下“故都的秋”的秋味。
生:“唉.天可真凉了——”
生:“可不是吗 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读得怎么样
生:太快,太平淡,没有微叹的语气。
师:再读一遍。
生:“唉。天可真凉了——”
生:“可不是吗 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这次比上次好多了,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唉,天可真凉了——”
生:“可不是吗 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很好,的确让人感到一种浓浓的“秋味”。
(3)读第5~9段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谁能描绘一下剩下的两幅图
生:第5段描绘的是秋蝉的残声图,作者从广阔的角度写出悲切的蝉叫声,每刻都引发人的思绪,叩击人的心扉。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顿生“悲凉”之感。
生:第9段描绘的是枣树在秋天里的奇景图。虽然只是平常的枣子,作者却给以了另一种含意,把枣子的生长过程看作是秋由始至终的过程,赞枣子的同时也是赞秋。
师:这两位同学都回答得很好,基本上把作者描绘的景象都表达出来。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而这又是散文的什么特点的体现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师:那么,文中的“形”是什么 “神”又是什么 形神又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呢
生:“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两者的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师:很好。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那么什么原因会让作者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生:这肯定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师:回答很准确。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到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作者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小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了。
(4)品读第13、14段
师: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在文章最后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
生:作者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运用对比来形象地比喻两者之味的不同,说明了“南国的秋”的味道没有“北国的秋”浓厚。
师:回答得很好。既然运用了比喻,那么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
生:本体是“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喻体是黄酒与百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相似点是“味”。
师:回答得很正确,作者的意图正是如此。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句话
生:直抒胸臆,表达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再次与前文呼应。
师:很好,文章最后的议论,是点睛之笔。作者愿意以生命为代价,与北国之秋同在,这足见他对北国之秋所倾注的深情。
问题:
以上是一位教师在执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课的教学实录的片段,阅读并进行评析。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本课体现了语文新课改的精神:第一,注重诵读教学,通过诵读加深对语言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身品味语言的精妙。第二,注重创设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三,注重了课堂提问,激发探讨兴趣,促进引发多数学生积极的活动愿望,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并能促进人际活动,加强学生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反应。第四,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品味语言人手,去解读全篇。第五,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共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
- A.推理论证能力
- B.运算求解能力
- C.数据处理能力
- D.几何作图能力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