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题。

课文原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课文介绍

该课文选自某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向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诗情画意,意境优美。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要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漫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

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我们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昔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要求

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形象、构思、意蕴、

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在阅读鉴賞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学生情况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

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25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活动方式:设置情境,小组交流讨论。

活动过程:

(一)读题引入

教师ppt出示研讨练习题:“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诗人什么性格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

(二)课堂活动

1.提间:“且放白 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是一种颓废放纵的行为吗

明确:不是,李白对现实失望,无法实现自己的包袱,但他又不愿随波追流,因此只能寄情山水,与山水为乐,保持独立的人格理想。

2.提问: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有什么效果

明确:“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本句直抒胸臆,表明了李白藐视权贵,讽刺现实,体现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题。

李清照《词两首》原文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课文介绍

该课文为某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同单元的选文还有《苏轼词两首》《柳永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宋词。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这里选的是几位大家的名作,兼顾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词的句式错落有致,长短悬殊。小令显得轻灵飞动,长调则更便于写景、叙事和抒情的交互融合。

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q-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班级人数45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问题:

设计一段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

[研讨与练习]

关于《醉花阴》有这样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三日夜,得五十阙,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日:‘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请结合全词,为这三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查看材料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题。

李清照《词两首》原文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课文介绍

该课文为某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同单元的选文还有《苏轼词两首》《柳永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宋词。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这里选的是几位大家的名作,兼顾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词的句式错落有致,长短悬殊。小令显得轻灵飞动,长调则更便于写景、叙事和抒情的交互融合。

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q-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班级人数45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问题:

请设计一段教学过程完成这两首词的比较阅读。

查看材料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题。

李清照《词两首》原文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课文介绍

该课文为某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同单元的选文还有《苏轼词两首》《柳永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宋词。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这里选的是几位大家的名作,兼顾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词的句式错落有致,长短悬殊。小令显得轻灵飞动,长调则更便于写景、叙事和抒情的交互融合。

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q-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班级人数45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问题:

请根据以上材料,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并说明设计依据。

查看材料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沁园春·长沙》教学实录片段,完成下题。

师:我们先交流一下.你认为诵读诗歌要注意什么呢

生:我认为诵读诗歌先要掌握诗的节奏,从中体会到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抑扬顿挫的语气来诵读这首诗,感觉一下诗人的心情,感觉一下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很好,请坐。这位同学说了他自己对诵读诗歌的认识,觉得应该注意诗的节奏,注意抑扬顿挫,注意把握情感。也可以说,诵读一首诗,应该追求“声情统一”。让你的声音去表达诗歌的情感,这样才能读好诗。下面请大家自由诵读一遍全词。

(生自由诵读全词,教师在学生间巡视)

师:好,下面找几位同学来诵读一下。

(生朗读全词)

师:我们找位同学来给她评价一下。(指定一名学生评价)你认为她读得怎么样

生:我感觉她读得……嗯,感觉她没有跟诗人的心碰撞,对词的感情基调把握不够。

师:你感觉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生:感觉气势非常庞大,给人一种激励的作用。

师:这是你对这首词的理解。你能不能根据你的理解,再把这首词读一遍

(生激情诵读全词。注意了感情基调与诵读重音的把握。大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鼓励)

师:请坐,大家的掌声就证明了一切。这两位同学的诵读有一个很明显的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第一位同学读得速度比较快了一点,就显得情感不是太充沛。这首词在我看来,感情基调是深沉而豪迈的,因此读的时候要舒缓从容,要读出一种大气来。开篇写青年毛泽东独立于江边,思绪渺然,感情的潮水随江水北上,因此读的时候要读出一种深沉,而整首词,要读出一种雄浑的气势。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毛泽东的手迹,感受一下毛泽东的潇洒不羁的风格。

(展示毛泽东手迹)

师:我们从毛泽东的手迹中就能看出他的潇洒不羁和大气磅礴,感受到他的文采飞扬。

问题:

这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沁园春·长沙》一课时有关初读阶段的教学实录(节选),请认真阅读并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完成题。

肩膀

①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一个行人,微弓着腰,担着沉甸甸的行囊,独自在山路上逶迤而行。“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画的题目。

②亘古以来,因人类的智慧、愚笨,愁便似喷发的火山熔岩,层层堆叠,凝住,冷却……人世间,有人肯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何等的气慨!又是何等的悲壮!也许还有些许的无奈……

③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是李白吧,“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但他愁的是遭贬的不幸,来这岸边借酒销愁。是李煜吧,“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他愁的只是小家园的悲哀,最后南唐后主只能结束于一杯毒酒。是李清照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但她只是愁思念的绵绵无期!

④有谁愁的是旷世的悲哀 有谁愁的是古今的灾难 他们在这岸边徘徊、沉吟、挥泪.历史在岸边的樵石上刻下了他们不朽的名字。

⑤三闾大夫停留过,思考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情怀的写照吧!举身赴汨罗,这是他愁绪的延续吧!我看见了他的悲哀,看尽了他的痛楚,他默默地走开,却留给后世以悲壮!

⑥鲁迅先生停留过,他用铁一样的笔杆批判着,弃医从文的选择是因为他在忧愁,他的肩上有着自古至今的愁!“人吃人”的社会是他批判的;“救救孩子”的呼吁是他发出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留给后人的思索。他因为无所畏惧,他所以会承担这无尽的愁,给世界一个解释!

⑦“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多少人的愁穿越时空,绵延至今;有多少人的愁承前启后,亘古不衰 是啊!他们还活着,他们仍然在愁着。

⑧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旷世的悲哀,承起前人的启示,留给后人启迪。是责任还是义务 是责任!

⑨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民族的兴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他们曾在民族的崛起时留下名字,不朽于史册,名垂千古!

⑩一肩担尽古今愁,需要勇气也需要力量,但这是每个热血沸腾的中华儿女都应担起的重任,谁都不能退缩,谁也不能退缩!

11一肩担尽古今愁需要坚实的肩膀啊!

问题:

以上是某位高中学生的习作,阅读请自由选择角度,结合作文内容进行评析。查看材料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