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沈括《活板》原文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异,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异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探究·练习

一、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我国及世界科技史上有怎样的地位读了本文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与同学们一起讨论交流。

二、“为”基本意思是“做”,动词,但在句子里根据上下文翻译成不同的动词。它也可作介词,还可作其他的词。找出课文中有“为”的句子,整理在笔记本上,比较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2.用讫再火令药熔

3.测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4.旋刻之

四、下面八句话中加点的词有四组同义词,指出来,解释其意思。

1.薄如钱唇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持就火炀之

4.则字平如砥

5.箬篷覆之

6.东坡右手执卷端

7.其船背稍夷

8.细若蚊足

五、熟读本文

单元介绍

本单元以“事理说明”。《活版》与魏学咿的《核舟记》共同组成本单元第三课《短文两篇》,另外还有竺可桢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伽利略的《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贾祖璋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和《叫三声夸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人数40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

1、从“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引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或“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角度,写出你对《活板》教学的认识,不少于200字。

2、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得照抄材料)。

3、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内容和教学方式。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活板》是初中语文中的一篇文言说明文,从其内容来看,需要理解的文言字词不是很多,对学生理解课文影响较小,故这篇文言文的教学目的主要设定在:培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激发热爱科学的热情,能够自觉参与社会实践。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习目标,我认为《活板》教学应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活板》是一篇说明活板制作和使用程序的文言说明文,学生对文章内容很生疏,如果直接对文言文字词进行解释.然后讲解活板的制作与使用,学生接受起来会感到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枯燥的文言文内容“活化”、形象化,让学生对活板的认识更加现实化。据此,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该课的多媒体影音资料,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技术,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课文中原本生涩的术语变成具体、形象的感性认知,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极大地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力,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火花和爱国主义精神。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一方面让学生认真阅读《活板》原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将活字印刷术的每一道工序和细节都明确列出来,并按要求指导学生逐步进行复原实验。通过搜集资料,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了课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通过复原活板印刷的实践活动,学生对活板印刷的制版过程和印刷过程已经熟记在心。于是文中的文言字词、语句也就顺理成章地得到解决了。

(2)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是印刷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飞跃,而这个重大贡献却是宋朝的一位平民发明家毕异做出的。平民能有如此大的贡献.而且这一技术早于世界400多年,充分体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创造精神。应该抓住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教育,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加上拓展延伸,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现在的生活做一些发明创造。贴近生活,学生更容易发挥能力,也会更加有自信心,从而激发学习与探索的精神,情感目标自然会达成。

2、(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文实词、虚词、文言语法现象,能掌握文章的大意。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结构形式,理解说明语言的简明、生动,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2)确立依据

根据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本文内容与特点和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确立了以上三维目标。具体依据如下:

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目标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设计,目标的设计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第四学段的学习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基本理解课文内容。据此,设立了以上三维目标。

②《活板》是苏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之后的第二个说明文单元。《活板》位于这一单元的第三篇。在这一单元中,它前承《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后接知识短文《谈谈说明文》,可以说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座桥梁,使学生从注重知识的掌握转向注重能力的提升。

③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必要的古文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与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将朗读技巧的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文言文朗读获得喜悦感和成就感,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3、《活板》知识与能力目标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由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PPT展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图片及相关的文字介绍)

2.简要介绍印刷术。

PPT展示: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毕异首创胶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毕异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二、简介作者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共30卷,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快速读课文,将不认识的字词标记出来。

2.听录音,注意断句和特殊字的读音。

3.齐读。

4.解题:“活板”,即为活字板,“板”同“版”。

5.疏通全文。

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教师提醒: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现象要标记出来。

四、整体感知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1.指名朗读第1段,教师指导学习。

教师总结:

文言词汇:

板:刻板、雕板,这里名词作状语,意为“用雕板”。

印:动词,印刷。

为:动词,使用。

之:代词,指“板印书籍”这种方法,可译为“它”。

五经:指《周易》《诗经》《礼记》《春秋》《尚书》五种儒家经书。

已后:以后。

典:经典,例如“五经”。

为:判断动词,是。

板本:雕板(印刷的)本子。

注意:专用名词:朝代、书名、人名、地名、官职等不译。文言文省略较多,译为现代汉语时,要疏通上下文意,

补上。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译时有很多单音节词要补上一字变成双音节词。

分析:本段介绍活板之前先说雕板,既说明了活板的渊源又提出了比较对象。“尚未盛为”,并非绝无,用词考究。“尚未……始印……皆为”,干净利落地交代了雕板印刷的发展过程,自然地引向说明中心——活板。

2.疏通第2段文意。

学生默读.归纳段落大意。

大意:这一段是全文主体,具体说明了活板的发明、制作、印刷及有关事项。(板书:活板的发明、制作、印刷等)

(1)学习第一层。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教师指导,看注释,疏通文意。

①提问:第一段中“唐人尚未盛为之”的“为”译为“使用”,这里的“为”译为“发明”,其根据是什么

提示:根据上下文意。前一处宾语“之”指“板印书籍”的方法,“为”译为“使用”;这一处宾语是“活板”,所以“为”译为“发明、创造”。

②提问:这一句十二个字,介绍了什么

提示:活板发明时间、发明人身份及姓名。(板书)“布衣”二字,表现了人民的创造力,也表明作者不以地位取人的进步态度。“又”字呼应第一段,说明活板是在雕板印刷基础上的新创造。

(2)疏通第二层文意。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层(“其法……瞬息可就”),教师指导,看注释,逐句疏通文意。

①其:他的,指毕昇。胶泥:有粘性的泥土。一印:一(个)印模,省略量词。火:名词,在这里名词作状语,意为“用火”。

②其:那,代指铁板。以:介词,用。

③止:通“只”。为:认为,算为。神速:极快、快得惊人。

④指明学生翻译本层,其他同学校正,教师评判。

⑤本层大意:本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是文章的说明重点。

(3)疏通第三层文意。

段落大意:这一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工艺事项。共四句话,分别请四位同学朗读、翻译。

3.学习第3段。

指名同学朗读,教师指导,看注释,疏通文意。

为:介词,被。

予:我。

段落大意:作者在这一段介绍了毕昇毕异活字模的下落,证明自己所介绍的活字印刷术是确切无疑的。这段说明是必要的。

五、强化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题第三题。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教学设计: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究与练习。

游览胜迹。避格高山,常常能引发文人墨客的贲思,从而催生许多优秀的作品。秦山为五岳之尊,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符号,登临赋诗者众多。阅读《登秦山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一些写泰山的诗文,探讨历代文人寄托在泰山上的情感,探究其背后包含的文化意义。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课文原文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磋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季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搏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圈。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课文介绍:

该课文为某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第三课中的一篇文章,同单元的选文还有《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赤壁赋》。

单元介绍:

学习本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要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还要反复涵咏咀嚼,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相关要求:

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师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教学设计: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脚踏当下,相信未来

①无数的雨夜,无数的彷徨,当我再一遍遍地读起那首诗《未来》,我想我找到了答案,关于苦难的今天与迷茫的未来。我想今天是明天的基础,明天是今天的动力,我想脚踏当下,相信未来。

②诗人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你可见到那些年华,感到那段流年沧桑,钱学森回国,在中国手无寸铁、一穷二白之时,心怀“两弹—星”的伟大梦想。经过几十年契而不舍的研究,一声惊雷,响彻世界。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心忧中国人的温饱困境,经过几十年孜孜不倦的试验和攻艰,杂交水稻,横空出世。一次次的试验成就了伟大的梦想,他们心怀明日、奋进今日。

③诗人说:“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当是浩瀚不凡。”你可听到那些呐喊,想到那段光辉岁月。1919年的中国,激荡着救亡图存的旋律。在祖国最危难的时候,人们开展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在历史的舞台上交响融合。2019年的中国,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怀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抵砺前行。我们立足当下国情,只争朝夕地抓住改革的关键时期,推进各项建设工作,今天的中国,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明天的中国,必将实现伟大的梦想。

④对于每个国家、每个人而言,今天是当下努力攀峰之日,坚持不懈;明天则是位于巅峰之时,俯视群山,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心怀远方,追逐梦想。今日心怀希冀,明日便坚定前行。今天足够努力,明天便收获丰硕。

⑤人在世间,如一叶扁舟浮沉于沧海之中,今天是船桨,明天是灯塔,我们不应错失今日、亦不放弃明天。

请从第2、3段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3段

1.找出一个病句,并分别修改。

2.请指出该习作的一个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阅读复习课《〈论语〉核心概念梳理》视频讲座片段,完成第16-1716、17题。

在孔子眼里,“仁”是一切德性的总说,其核心内涵简单明了,孔子对“仁”有一个经典的说法: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爱人,是孔子最核心的思想。之所以强调“爱人”,是因为“爱”是建设性的情感,而“恨”是破坏性的情感,建设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爱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仁者爱人”的说法,我们会问两个问题:首先,是谁去爱呢?最切近的“爱人”的主体,就是我们自己,所以孔子说: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仁”的源头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爱人”就是要从“我”做起,切切实实地去“爱人”,这就是孔子思想平易近人之处。

其次,爱的对象是谁呢?墨家讲究“兼爱”,而儒家的爱是有差等的爱。要将“爱人”由—种情感上升为一个社会的普遍原则,就必须提供一个切近易行的出发点,孔子看来,“爱人”可以从爱父母、爱家庭开始。所以,儒家强调“立爱自亲始”也就是“孝悌”,儒家强调“孝”,正因为“孝”是爱的出发点,也就是“仁”的出发点: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为“仁”之本。相比于其他人,我们对父母的爱是先天的。从爱父母亲人开始,由亲人之爱,上升到爱熟悉的人,然后是爱不熟悉的人,爱陌生人,直至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为一家,最后形成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社会,也就是孔子心中的理想——大同社会。这就是有差等的爱、仁者君子的爱泽及百姓,小人的爱可能只到自己和亲人。

可见,爱亲,也就是“孝悌”,只是“仁”心的初门。仁道的大成,是要推亲而至疏,推己而及人,在孔子看来,只有“仁”的原则建立起来以后,才可以理顺人类社会的全部关系。

“仁者爱人”看似简单,却知易行难。例如︰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臂,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最大的爱莫过于对天下人的爱,这是“爱人”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这样的境界,可以称之为“圣”。而这样的圣人境界,也是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切身小事开始的。

正因如此,“仁”是—种极高的境界。“仁”是全德,只拥有部分美好的品质,是不能称之为“仁”的,孔子自己也说:著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

在孔子看来,“仁”是全德,需诸德兼备、才能称之为“仁”。因此,要成为“仁人”,并达到“仁”的境界就必须“学”,下面我们将梳理孔子关于“学”的言论。

请评析教师在复习中梳

1.理《论语》核心概念“仁”的教学意图。

2.请评析教师录制在线视频讲座帮助学生复习《论语》的利与弊。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阅读《荷花淀》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师:“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体现出水生嫂怎样的心理?如果这样说:“你走我不拦你,好好干吧,家里有我呢!”会不会更好?

生:不好,不符合水生嫂的性格。原文真实地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

师:是的,水生一走,家里所有的担子都得压在水生嫂的肩上,没有顾虑是不可能的。有人说,当年印刷厂将句中的句号印成了逗号。孙犁知道后说:“这是原则性的错误!”孙犁为什么这么说?谁能读一读,对比问号和逗号的不同。(学生朗读)

师:读得很流畅。但没有把二者的区别读出来。我来给大家表演朗读一下。

(配合不同神态和肢体动作表演)

师:由此可见,用逗号强调“家里怎么办”,突出依赖性;用句号更能反映出支持、理解丈夫的明确态度,突出不阻拦。

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比较标点符号意在重点关注语句自身的矛盾冲突
  • B.揣摩人物心理和神态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 C.变动文本标点符号都会对文意造成“原则性的错误”
  • D.朗读和表演有助于学生感受真实的日常生活场景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