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材料二课文摘录: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但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期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做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真题

相关史事:

沈括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写了《梦溪笔谈》一书,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理学以及科技诸多方面,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沈括在这本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并指出用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真题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真题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有关现代印刷机高速运转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方便了我们的读书和学习。若要对印刷技术进行追根溯源,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从而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教师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新课导人,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问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展示关于雕版印刷术利弊的相关史料并向学生提问:雕版印刷术是何时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有哪些不足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不足是使用时费时费力,经济性较差。

【设计意图】史料的出示能够锻炼学生分析史料和概括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

(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教师提问:人们是如何解决雕版印刷术的弊端的

学生阅读课本找到答案:北宋时的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教师播放介绍活字印刷术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进行小组讨论,简单归纳活字印刷术的主要工序,思考毕异的创新体现在哪里,这样的创新有什么好处

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总结:

(1)活字印刷术的主要工序:胶泥刻字—烧制字模—排字固版—印刷拆版。

(2)毕异的创新体现在“活”字,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

(3)创新的好处是使用起来省时省力,节约印刷成本。

【设计意图】视频的播放能够增强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直观认识,加深学生的相关记忆,设置小组讨论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2.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扮演“活字印刷术”代言人,向众人讲述自己的发展历程。

学生扮演和讲解完毕后,教师进行总结:北宋发明泥活字、木活字,元代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元代中期出现铜活字。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讲解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本课的知识体系。

3.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教师展示“活字印刷术传播示意图”,指导学生归纳活字印刷术的传播路线并尝试自己画出来。

师生总结活字印刷术的传播路线: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再通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人欧洲。

学生自行在纸上画出活字印刷术传播的路线图,加深对该路线的印象。

【设计意图】“活字印刷术传播示意图”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相关史实,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请学生代表扮演老师,带领其他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作业:学生在课下动手制作泥活字,明确使用自制泥活字进行排版、印刷等工序的操作过程。

【设计意图】开放性作业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感受科技发明的过程,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规定: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 2000 多位诗人创作的近 5 万首诗歌,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千古绝唱。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这一时期,书法、绘画、雕塑、舞蹈等大放光彩。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魏晋南北朝的绘画,成就斐然。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隋唐的画坛,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寺很多。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真题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怎么办呢,去罗马!那可是传说中的“上帝之城”,教皇的所在地,最接近上帝的地方。路德满怀期待地启程又满怀失望地回来了。为什么呢?因为路德发现自己被骗了:这哪里上帝之城?罗马灯红酒绿,神职人员不学无术、声色犬马。把灵魂交给这样的群体,怎么可能进天堂?路德想,看来得救还是得靠自己。从罗马回来后,路德专注于对于原始经典《圣经》的研究,获得了神学博士的学位。这一时期,他开始摆脱罗马教会的权威理论,对得救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问题:

(1)对这位教师的讲述,你如何评价?请说出你的理由。(6 分)

(2)历史教师在讲授有关思想史的内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0 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材料一:

下面是某校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中的一道试题。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真题

材料二: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真题

问题:

(1)这道题主要考查了什么内容和能力,难易度如何?(6 分)

(2)请从学生知识和题目命制两个方面,分析学生误选 D 项的原因。(6 分)

(3)针对上述原因,教师应采取哪些改进策略?(4 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材料:

1905 年 8 月 9 日,在美国的调停下,日、俄在美国的朴茨茅斯开始谈判。9 月 5 日,日俄两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重要条款包括:①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独占利益;②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③以北纬 50 度为界,将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岛屿让给日本;④俄国在中国东北撤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

——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问题:

(1)材料中所说的《朴茨茅斯和约》签订的历史背景是什么?(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和约对中国造成的危害。(8 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高中与初中历史教学衔接应注意的问题。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