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
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知识点】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原因: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
(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
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材料二:
课文摘录: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因此得以传播。
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 查看答案
某教师准备在全市上一节观摩课,课题是“秦王扫六合”。他的教学设计是在该课的结尾由学生分角色扮演秦始皇、三公、九卿和儒生,通过学生的个性表演来帮助全体学生对秦始皇巩固统一采取的各项措施进行形象记忆。教师在设计意图中这样写道:“通过学生生动的表演,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达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的目的,更好地为学生学习创造情境。”
问题:
(1)你认为这位教师的设计是否恰当?说出你的理由。(8分)
(2)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应注意哪些问题?(8分)
- 查看答案
下面是初中某位历史教师关于“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课堂教学内容所做的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谁可以帮助老师总结一下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的历史背景吗?
生:发动对外战争的国家综合实力强大。
师:嗯,这是一方面的原因,还有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其他方面的原因?
生:领导对外战争的君主个人的雄才大略和扩张野心。
师:两位同学回答得很好,还有哪位同学要补充一下?
生:交战双方存在地缘、商业、宗教等方面的冲突。
生:……
师:大家总结的都很好,本节课我们讲了三个战争,谁能分别介绍一下大致经过?
生:公元前5世纪,希腊各城邦团结起来同波斯三次交战,最终取得胜利。
生:亚历山大大帝经过十年征战,先后打败希腊、波斯、埃及等国和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生:……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以上内容就是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的大致内容。正是在这些战争的促进下,各地区相对独立的封闭环境被打破,通过帝国的政治和交通网络联结起来,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物质上的交换。这些为之后人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了战争外,以商业、文化传播为主的和平方式也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具体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再继续讲解。本节课到此结束,下课。
问题:
(1)对上述课堂小结进行分析。(8分)
(2)教师在课堂小结时要注意哪些问题。(8分)
-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教师采用讨论法结束“金字塔的国度”一目的教学片段:
师:面对高大雄伟、建筑精湛的金字塔,人们在赞叹之余,都会产生很多疑问,金字塔是谁建的?一说是火星人。理由是现代科学发现火星上可能也有和人类一样的高智慧生物。二说是“大西洲人”所建,西方有学者认为远古的时候,在大洋洲中有一个大西洲,那里的人曾经创造了很高的文明,只可惜后来大西洲沉陷了。同学们,你们对金字塔的建造是怎么看的呢?学生讨论,气氛热烈。
问题:
(1)请对该教师的小结设计进行评价。(8分)
(2)你认为课堂设问应注意哪些问题?(8分)
- 查看答案
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