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
什么是课堂总结它的作用是什么请具体说出两种课堂总结方法并举例。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课堂总结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终了阶段,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它常用于课堂的结尾。 (2)课堂总结的作用:
①归纳总结。通过总结,可以使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结构。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②引导探索。课程结束时,可在学生理解新课内容的基础上适当拓展知识面,引起学生更浓厚的兴趣,开拓创造性思维;必要时可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课下探索答案。
(3)课堂总结方法:
①延伸法:将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新课程倡导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小结时巧妙设计一些课外活动题。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8 How do you make abanana milk shake教给了学生如何制作奶昔、沙拉、爆米花、面条及三明治。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如何用英语描述制作食品。在课堂小结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两个课外题——用英语描述制作粽子和用英语表达不同的烹饪方式,并且让学生在下节课进行比赛。很多学生通过课外查阅资料都获得了答案,虽然这些内容并不是书本上的知识,但通过探究,学生的视野及知识面都得到了拓宽。
②悬念法:在老师帮助学生梳理完知识点后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疑问,让同学们带着思考问题离开课堂。因为课堂的结束并不是完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此种方法还有利于下一节课的教学,可帮助老师顺利导入新课。
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12 Don’t eat in class.Section B第一节课后,教师可以用下列话语设置新的悬念:
“Today we talked about everyone’s family rules.We see they sometimes help but sometimes annoy US a lot.Andthere is a girl called Zhao Pei who has the same problem.What are her family rulesDoes she like them or hate them
What will she do with themWewill read her story tomorrow.”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进行思考.为下堂课的学习做铺垫。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规定: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 2000 多位诗人创作的近 5 万首诗歌,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千古绝唱。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这一时期,书法、绘画、雕塑、舞蹈等大放光彩。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魏晋南北朝的绘画,成就斐然。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隋唐的画坛,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寺很多。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 查看答案
怎么办呢,去罗马!那可是传说中的“上帝之城”,教皇的所在地,最接近上帝的地方。路德满怀期待地启程又满怀失望地回来了。为什么呢?因为路德发现自己被骗了:这哪里上帝之城?罗马灯红酒绿,神职人员不学无术、声色犬马。把灵魂交给这样的群体,怎么可能进天堂?路德想,看来得救还是得靠自己。从罗马回来后,路德专注于对于原始经典《圣经》的研究,获得了神学博士的学位。这一时期,他开始摆脱罗马教会的权威理论,对得救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问题:
(1)对这位教师的讲述,你如何评价?请说出你的理由。(6 分)
(2)历史教师在讲授有关思想史的内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0 分)
-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下面是某校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中的一道试题。
材料二:
问题:
(1)这道题主要考查了什么内容和能力,难易度如何?(6 分)
(2)请从学生知识和题目命制两个方面,分析学生误选 D 项的原因。(6 分)
(3)针对上述原因,教师应采取哪些改进策略?(4 分)
- 查看答案
材料:
1905 年 8 月 9 日,在美国的调停下,日、俄在美国的朴茨茅斯开始谈判。9 月 5 日,日俄两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重要条款包括:①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独占利益;②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③以北纬 50 度为界,将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岛屿让给日本;④俄国在中国东北撤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
——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问题:
(1)材料中所说的《朴茨茅斯和约》签订的历史背景是什么?(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和约对中国造成的危害。(8 分)
- 查看答案
简述高中与初中历史教学衔接应注意的问题。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