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望洞④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②,潭面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④。
注释:
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试翻译这首诗。
(2)如指导中学段的学生学习,试确定教学目标。
(3)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导入环节的教学并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且背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次朗读与教师讲解,能解释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关的熏陶,培养对汉语言文化的热爱之情。
(3)导入环节: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我去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拍了一些非常漂亮的图片。
今天,我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多媒体展示图片)这是老师眼中的洞庭湖,那同学们眼中的洞庭湖是什么样子呢?大家都查到了什么资料呢?
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教师:同学们都介绍得很好,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设计理由: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既引起了学生对洞庭湖的好奇心,也增进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结合同学们的预习情况给出配乐朗诵,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
- A.臧克家
- B.田间
- C.艾青
- D.许地山
- 查看答案
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
-
- A.②④①⑦⑤③⑥
- B.④②③⑥①⑦⑤
- C.⑥⑤③②④⑦①
- D.②④⑤①⑦③⑥
- 查看答案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 A.郡县制
- B.察举制
- C.科举制
- D.行省制
- 查看答案
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 A.增设军机处
- B.采用三省六部制
-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 D.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 查看答案
1931年,一位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科学家重病的消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
-
- A.瓦特
- B.法拉第
- C.爱迪生
- D.爱因斯坦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