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这首《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作, 一般认为这是一封“家书” , 当时诗人身处巴蜀, 妻子在长安, 所以说“寄北” , 但有学者提出, 这首诗实际上是寄给友人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 最能支持以上学者的观点?

  • A.李商隐之妻王氏卒于大中五年, 而该诗作于大中七年。
  • B.明清小说戏曲中经常将家庭塾师或官员幕客称为“西席” “西宾”
  • C.唐代温庭筠的《舞衣曲》 中有诗句“回颦笑语西窗客, 星斗寥廖波脉脉” 。
  • D.该诗另一题为《夜雨寄内》 , “寄内” 即寄林妻子, 此说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
  • E.“西窗” 在古代专指客房、 客厅、 起自尊客于西的先秦古礼。 并被后世习察日用。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E
解析

image.png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这首《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作, 一般认为这是一封“家书” , 当时诗人身处巴蜀, 妻子在长安, 所以说“寄北” , 但有学者提出, 这首诗实际上是寄给友人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 最能支持以上学者的观点?

  • A.李商隐之妻王氏卒于大中五年, 而该诗作于大中七年。
  • B.明清小说戏曲中经常将家庭塾师或官员幕客称为“西席” “西宾”
  • C.唐代温庭筠的《舞衣曲》 中有诗句“回颦笑语西窗客, 星斗寥廖波脉脉” 。
  • D.该诗另一题为《夜雨寄内》 , “寄内” 即寄林妻子, 此说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
  • E.“西窗” 在古代专指客房、 客厅、 起自尊客于西的先秦古礼。 并被后世习察日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百年党史充分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时间逻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信念不坚定,就会陷入停滞彷徨的思想迷雾,就无法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风险。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好。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 A.如果坚持“四个自信” 就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 B.只要信念坚定, 就不会陷入停滞彷徨的思想迷雾
  • C.只有信念坚定, 才能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风险
  • D.只有充分理解百年党史揭示的历史逻辑, 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好
  • E.如果不能理解百年党史揭示的理论逻辑, 就无法遵循百年党史揭示的实践逻辑
查看答案
单选题

image.png

  • A.(A)条件(1) 充分,但条件(2) 不充分。
  • B.(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 C.(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 D.(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 E.(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image.png

  • A.(A)条件(1) 充分,但条件(2) 不充分。
  • B.(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 C.(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 D.(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 E.(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image.png

image.png

  • A.(A)条件(1) 充分,但条件(2) 不充分。
  • B.(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 C.(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 D.(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 E.(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