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详情

高级审计师《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模拟试卷1

开始做题

试卷预览

问答题

试述近年来制约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主要因素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改革开放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体系是"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企业",基 本没有商业银行,没有金融市场,传导过程简单直接。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随着中央 银行制度的建立和金融机构的发展,货币政策形成"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的传 导体系。

90年代以后,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化,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初步形成"中央 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初步建立"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 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

90年代中期以来,直接调控逐步缩小,间接调控不断扩大。目前已基本建立了以稳 定货币为最终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基础货币 (操作目标)的间接调控体系。

但从近几年的货币政策操作实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请从以下两个方面回答问题: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定义

(二)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制约因素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定义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手段指标变量[c1]后达到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央银行操作货币政策后,需要经过各种传导机制才能改变最 终目标变量,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如何,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效果具有很 大的影响。

(二)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制约因素

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tiIT完整的间接调控体系,但从近几年的货币政策操作实践 看,间接调控的实际效力非常低,在重大的调控时期,直接的行政性控制在货币政策操作 中仍占据着主导作用。以下因素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的顺利传导:

1.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利率尚未进入货币政策目标系统。在作为价格调节的利率 政策问题上,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企业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也不高,虽然居民对银 行存款以至贷款利率的敏感度有所提高,但总体还需要一个过程。

2.作为数量调节的基础货币调整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基础 货币需求与供应的矛盾,削弱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调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使货币政策的 作用受到一定限制,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也有所减弱。

3.选择性政策工具效力不明显。作为结构调节的信贷政策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了扩大内需,中央银行连续发布了支持中小企业信贷、消费信贷、农业信贷、外贸信贷的指导意见,对引导商业银行贷款投向和业务创新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指导意见是一种道义劝说,对商业银行约束和激励作用较弱。

4.货币市场基础建设有待加强。货币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市场建设存在许多困难,市场参与主体尚不够,主要是国有和其他商业银行,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和众多的企业、个人尚未参与进来,交易偏淡。同时,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割现象。

5.商业银行利益机制和发展动力问题尚未解决。总体来看,无论是计划管理、资金管理还是信贷管理,商业银行总体上加强了内部约束机制,相对于过去盲目扩张行为来说,这是一种进步,符合改革的方向。但是,

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锅饭"机制没有真正打破,责权利仍然不明,还没有建立真正的商业银行运行机制。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近些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有力促进了银行业的竞争和金融效率的提高。但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余额较小,由于市场风险的加大,贷款行为也较为谨慎。因此,加大对商业银行的调控,扩大其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力度,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6.国有企业机制没有根本改变。根据调查,作为货币政策传导微观基础的企业、居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国有企业机制没有根本转变,整体资产负债率偏高。二是目前企业资金总体相对宽松,但企业间、地区间结构失衡。三是企业逃、废银行债务严重,社会信用观念淡薄。四是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五是消费市场主导产品仍未形成,最终消费回升较慢,居民收入和支出预期变化不大,"惜购"现象依然存在。

7.财政部国债发行的品种数量尚不能适应公开市场操作的需要。目前部分国债虽然 实现了市场化招标发行,利率水平有所下降,但总体来看,国债发行成本仍然偏高,没有 体现金边债券的价值和作用。同时,国债的品种和期限结构尚不合理,短期国债偏少,不 适应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调节短期资金的需要。另外,在国债发行计划、日期、利率、 期限等方面,财政与银行沟通不够。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是 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企业、居民、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府等诸多方面 的体制和行为。其中,企业和居民的行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经济基础,是决定性因素;商 业银行行为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环节,也是关键环节;货币市场建设和中央银行是 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基础和政策因素。从实际情况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需要 进一步改进。但市场经济的建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处于经济转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的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也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问答题

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这是央行时隔一年半以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预示着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流动性收紧的开始。到2011年,央行在两年里先后进行了5次加息,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此过程中,货币政策从紧的态势比较明显,尤其是多次提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试分析这一政策对市场利率及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根据凯恩斯利率理论,利率水平决定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当货币需求不变时,货币供给减少,市场利率会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减少了中国的货币供给,因而市场利率会上升。市场利率上升,会提高借款者的融资成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会受到抑制。另外,由于市场利率上升,企业资产价值会下降,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会放大中国人民银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问答题

A公司是一家医药机械制造上市公司,其2007年、2008年的有关经济事项如下:

(1) 2009年1月1日,一条生产线完工投产,A公司当天将在建工程余额3000万元转入固定资产。

A公司的会计政策规定该类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残值为固定资产原值的10%。税法规定应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2) 2009年全年,A公司共对外售出10万台电子扫描仪和30万台电子测距器,平均售价为800元/台和500元/台,A公司允诺为客户提供1年的售后质保服务,当年为所售扫描仪预提销售金额0.5%的保修费用,为测距仪预提销售金额0.2%的保修费用,并确认了预计负债。

(3) 2009年A公司与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合营企业,生产电子配件。A公司和B公司各投资500万元,各占50%股份。2009年,该合营企业发生亏损50万元。A公司按照权益法核算该合营投资,而税法规定应按成本法核算该合营投资,只有当收到股利或出售股份时才确认损益。

(4) 2009年3月1日,A公司全资收购了一家原材料厂,收购价为1000万元,该厂将为A公司生产电子仪器零件。收购评估基准日,该原料厂的资产公允价值3000万元。负债公允价值2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都为1000万元(原值2000万元,累计折旧1000万元),税务报表已提折旧1500万元。

(5) 2009年A公司利用闲余资金500万元投资年息3%、每年付息的国债,当年收到国债利息15万元。

(6) 2009年A公司应纳税所得为1000万元,公司适用所得税率33%。

(7)假设2010年5月,根据国家出台新的企业所得税法,A公司今后适用税率调为25%。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有关事项对所得税的影响。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一)分别计算事项(1)~(5)中涉及的暂时性所得税差异

(二)计算事项(1)~(5)合计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

(三)计算2009年所得税费用,并说明事项(1)~(5)各自对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四)说明事项(7)对2010年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一)(1)~(5)中涉及的暂时性所得税差异

事项(1)当年会计折旧135万元,期末固定资产净值2865万元;税法折旧300万元,期末固定资产计税基础2700万元。因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165万元,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65万元。

事项(2)A公司共计提维修费用800 ×10 ×0.5% +500 ×30 ×0.2%=70万元,即预计负债账面价值70万元,因税法规定维修费用只有在实际发生时才能列支,故负债计税基础为0。因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70万元,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70万元。

事项(3)A公司按比例应承担亏损25万元,权益法计算年末对合营企业投资账面价值475万元,因税法规定按照投资成本核算该合营投资,只有当收到股利或出售股份时才确认损益,故该投资计税基础为500万元。因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25万元,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5万元。

事项(4)收购获得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000万元,而计税基础为500万元(2000 -1500= 500万元),因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500万元,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0万元。

事项(5)因国债利息免税,该国债的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不产生暂时性所得税差异。

(二)(1)~(5)合计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

事项(1)~(4)合计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70万元(165 -70 - 25 +500=570万元),故2009

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88.1万元。

(三)计算2009年所得税费用,并说明事项(1)~(5)各自对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2009年当年应纳所得税330万元(1000×33%=330万元),加上递延所得税负债188.1万元,减去事项(4)不进入所得税费用而是调整商誉的所得税负债165万元(500×33% =165万元),2009年应确认所得税费用353.1万元。其中,事项(1)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是+54.45万元;事项(2)影响- 23.1万元;事项(3)影响-8.25万元;事项(4)因为是并购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直接调整商誉,当期确认商誉365万元[ 1000 -(3000 - 2200)+165:365万元];

事项(5)因国债利息免税,对所得税费用无影响。

(四)事项(7)对2010年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2010年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188.1万元,适用税率为33%.仅就事项(7)的税率变动而言,因适应税率下降,将减少递延所得税负债45.6万元(188.1÷33%×8%=45.6万元),从而减少当期所得税费用45.6万元。

问答题

某事业单位购买分期付息国库券20万元,并支付手续费0.2万元,会计人员进行了如下会计处理:增加应收票据,减少银行存款20.2万元。年末,取得国库券收益0.6万元,存入银行,增加投资收益0.6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阐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一)该事业单位会计处理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一)该事业单位会计处理的正误,并说明理由处理不正确。

国库券不是商业汇票,事业单位购入各种债券形成对外投资,本题中分期付息国库券属于长期投资,应按实际支付的款项20.2万元,借记长期投资,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应根据投资成本20.2万元将事业基金中的一般基金转为非流动资产基金,借记事业基金,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长期投资在持有期间按照成本法核算,因此在年末,收到国债利息0.6万元,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收入——投资收益。

问答题

试述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要意义和需要做的工作

背景与答题要求

我国传统财政决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或费用的发生。采用这种会计制度,决算只能反映当年的财政收入、支出及盈余或赤字,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真实的财务状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已成为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方向。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 (一)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含义与特征

(二)我国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要意义

(三)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需要做的工作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一)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含义与特征。

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或责任的发生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制度。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按年度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制度,报告的内容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政府财务报表及其解释,财政经济状况分析。具有以下特征:现金收付无论实现与否,按体现政府财务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收益情况,确定其归属期。凡属本期的收入,不管其款项是否收到,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凡属本期应当负担的费用,不管其款项是否付出,都应作为本期费用。反之,凡不应归属本期的收入,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也不作为本期收入;凡不应归属本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付出,也不能作为本期费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可以正确反映政府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入和为实现收入所应负担的费用,可以把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成本相比较,正确确定收益,能完整反映各级政府所拥有的各类资产和承担的各类负债,从而全面反映各级政府的财务状况。

(二)我国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要意义。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1.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创新性制度。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实际上是财政制度创立和融入现代国家治理一系列新理念、新方法的突破,包括政府与市场的作用领域及界限、政府承诺和履行责任结果的科学核算及公开披露、代际公平、政府自身可持续性分析等。

2.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廓清政府与市场界限,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必然要求。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将从制度机制上按照科学、公认的标准确定政府报告主体的范围,确认、计量和披露政府的资产和负债,深度分析政府财务状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分析政府资本与市场资本的合理比例,为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都发挥到最优状况提供了制度保障基础。

3.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受托责任的有效手段。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基本目标是反映政府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这项制度通过统一规范政府财务报告目标、报告方法、报告内容、报告要求,可以全面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报告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政府财务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而反映出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宏观调控等方面所履行的受托责任情况,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府财政财务信息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需求,便于社会公众监督。

4.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信息基础。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通过利用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的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财务报表,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财务状况,为及时监控政府债务规模,制订合理的融资、偿债计划,有效配置政府资源提供科学、有效的信息支持,有利于促进政府资产负债管理、绩效管理、预算管理、风险管理等职能作用发挥。

5.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实现财政管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推手。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财政管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积累速度,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铺就坚实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基石。

(三)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需要做的工作。

1.要制订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实施方案。明确建立这项制度的目标、原则、主要内容、各有关部门职责、考核机制、配套措施、时间表和路线图等,全面规划和指导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建设工作。

2.要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规范和操作指南。制定统一、规范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明确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的主要内容、编制程序、职责分工等。发布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及其操作指南,为政府财务报表编制提供基础规范。

3.要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改革总预算会计制度等相关会计核算制度、开发信息系统、开展大规模培训,夯实这项制度的各项基础,确保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

问答题

试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作用以及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

背景与答题要求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要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要实现这种发展,我们就应该进一步明确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作用以及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作用

1.为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了食物和原材料;

2.通过税收和储蓄为其他部门提供了“可投资的剩余”;

3.为其他部门的产品提供了需要;

4.通过出口和进口替代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和节省了外汇。参与国际贸易,为国家创造外汇。

这四大贡献简称为: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

(二)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生产规模较小;劳动生产率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较弱;农业劳动者素质偏低;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较紧等。

(三)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1.继续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更好地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须做好以下几点:

(1)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农民土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创造良好条件;

(2)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3)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实现土地资源、生产要素、生产方式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4)提高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重点加强以下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1)农田水利设施。一是增强农业的供水和防洪能力;二是建设好一批骨干水利工程;三是紧抓大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四是加快“病险水利工程”治理;五是推进群众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2)农村交通运输和通信设施。一是努力提高农村交通运输和通讯水平,扭转交通和信息闭塞的紧张局面,借此来提高农村的减灾抗灾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二是以县城和小城镇为中心,构建覆盖面广阔、辐射周围广大农村地区的通讯网络。

(3)农村能源设施。一是建设和完善大型输变电、供电网络,提高输、供电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的标准化。

3.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农业保护制度,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1)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增加对种粮大户的补贴,提高补贴标准。

(2)进一步完善重点粮食品种的保护价收购制度,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3)充分发挥财政投融资作用,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积极利用贷款贴息、以奖代补、投资参股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金,有效扩大支农资金总量,以保证农业发展对于不断追加资金投入的需求。

(4)继续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

4.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要打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以及提高资源和投入品的利用效率。为此,政府不仅要提高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而且应当制定能够引导企业、农户、社会团体等对农业科技进行投资的各种优惠政策。

5.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农民素质。农业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要大幅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民素质,通过推动农村的人口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源优势转化,来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6.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在生产发展方面,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广为重点,走市场化配置、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特色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的路子,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2)在生活宽裕方面,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落实农民减负政策,引导农民科学理财;

(3)在乡风文明方面,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搞好教育培训和法律普及工作,丰富文化娱乐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4)在村容整洁方面,以尊重农民意愿和要求为宗旨,合理开展旧村改造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实施绿化工程,加快农村庭院和农村沼气建设;

(5)在管理民主方面,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实现村务公开、议事规范。

问答题

一、题目

试述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改革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审计署2013年对全国政府性债务的审计公告指出,多年来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赋予了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权限,国务院也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部署深化改革全面加强和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 (一)新修订的预算法赋予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权限的原因

(二)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的方向

(三)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的具体内容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一)新修订的预算法赋予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权限的原因

(1)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主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由于没有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限,也缺乏整体的体制机制设计,使得地方政府融资成本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长期来看难以持续,已不能适应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完善国家治理的需要。

(3)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

(4)允许地方政府适度规范举债,能够弥补建设资金不足,符合代际公平原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二)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的方向

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有效发挥地方政府规

范举债的积极作用,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疏堵结合。“修明渠、堵暗道”,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融资权限,加快建立规范的

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同时,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

(2)分清责任。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政府债务不得通过企业举借,企业债务不得推给政府偿还,切实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按约定规则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3)规范管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规模控制,严格限定政府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实现“借、用、还”相统一。

(4)防范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5)稳步推进。加强债务管理,既要积极推进,又要谨慎稳健。在规范管理的同时,要妥善处理存量债务,确保在建项目有序推进。

(三)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的具体内容

新修订的《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明确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改革的以下具体内容:

(1)“怎么借”。一是明确举债主体是省级政府。二是规范举债方式,即只能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债。三是控制举债规模,地方政府负债总额需国务院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2)“怎么用”。一是限定债务用途。明确债务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建立对违规使用债务资金的惩罚机制。二是纳入预算管理。明确将一般债务收支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将专项债务收支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中的财政补贴等支出按性质纳入相应预算管理。或有债务确需政府承担偿债责任的,偿债资金要纳入相应预算管理。

(3)“怎么还”。一是划清偿债责任。地方政府对其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

原则。分清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的边界,切实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二是建立风险预警。列入风险预警范围的债务高风险地区,要积极采取措施,逐步降低风险。三是完善应急处置。地方政府难以自行偿还债务时,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和责任追究机制,切实化解债务风险,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问答题

在一次公司管理层会议上,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不同部门的经理提出了不同的侧重点。请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从公司整体的角度出发,分析说明全面预算控制的内容。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一)经营预算的控制

(二)资本支出预算的控制

(三)财务预算的控制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一)经营预算的控制

经营预算控制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费用预算。其中,销售预算的控制中,关注目标应该集中于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监督二者在预算期间的变化。生产预算的控制应该重点关注:产量预算的控制、直接材料预算控制、直接人工的预算控制、制造费用预算的控制。成本、费用预算的控制中,成本预算控制就是站在一个更高层次的角度对产品成本总的监督,而不是分项目的详细控制。费用预算控制可按变动销售费用和固定销售费用分别对销售费用预算进行控制,并针对不同明细项目构成的管理费用采用不同的管理费用预算控制方法。

(二)资本支出预算的控制

对资本支出预算,在控制的时候并非仅是压制支出,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支出项目,使资本资产的取得、维护、重置等能够顺利进行,一旦发生无法预计和解决的问题,需要及时停止资本支出项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资本支出预算的控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正式授权进行特定资本项目的计划。第二阶段是资本支出项目进行中的支出控制。第三阶段是资本项目完成后的记录归档。

(三)财务预算的控制

通过对前面的各项预算的控制,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已经得到了较好的保证,所以财务预算的控制主要是针对现金预算。对现金预算进行控制的方法有:一是对现金及未来可能的现金状况做出适当和连续的评价。二是保存逐日(或更长间隔期间)的现金状况资料。为减少利息费用,确保现金充足,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对现有现金状况每天进行评估,实践中,很多企业都编制现金收支日报表来控制现金流量。

问答题

试述政府收入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分税制改革

背景与答题要求

审计署20××年第××号公告显示,县级财政性收入结构不尽合理,54个县上年实现的财政性收入中,非税收入占60.45%;县级财政对上级转移支付依赖度较高,54个县上年的公共财政支出中,有49.39 %来自于上级转移支付,其中中西部45个县的这一比例达61.66%。

同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从政府间事权和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划分看,目前事权划分不明确,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了许多事项的支出责任,教育、卫生、支农等支出责任尚不够明确。地方税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地方各级税收收入不能满足其当年公共财政支出的一半。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一)我国现行政府收入体系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二)分析我国在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对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建议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一)我国现行政府收入体系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现行政府收入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直接税和间接税结构不合理,直接税比重偏低;政府收入与政府资产负债统计不匹配;非税收入比重偏高;地方政府收入结构不合理,隐性债务风险较大;政府收入中,专款专用的比重较高;国有资本(资源)收入有待提高;政府各项收入的预算管理模式有待改善。

(二)分析我国在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级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存在的问题:第一,政府间事权划分以及相应的支出责任范围的划分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第二,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缺乏稳定性和规范性;第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事权存在干扰行为,即经常会出现“中央政府出台政策,而地方政府负责买单”的现象;第四,有些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支出外部效应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三)对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建议。

1.应完善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按照责权利对称原则,将地方各级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安排重心适当上移。对各项事权进行梳理,将事关全局性的支出责任归于中央政府,而事关局部地区利益的支出归于地方政府。具体而言,应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等作为中央事权;部分社会保障、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维护等作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区域性公共服务作为地方事权。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中央可通过安排转移支付将部分事权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对于跨区域且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部分地方事权支出责任。

2.给予地方政府适当的税收立法和管理权限。应该对不同税种采取不同的税收立法权限:对诸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对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的税种,立法权应该集中在中央;对于对地方经济影响较大,而对宏观经济整体影响不大的税种,例如财产税类,立法权应该下放给地方。

3.合理确定地方税收收入规模,构建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加快地方税制改革,完善地方税制体系,根据财政支出状况和其他自身情况确定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GDP的比例。在不影响税收负担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财产税体系的改革,大力发展和培植财产税,推动开征完善的环境税,使其成长为地方税的主体税种。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