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讲解法和谈话法的区别。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讲解法,课堂上教师的主要活动是口头讲解、扼要板书,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听讲、思考、重点记录、做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叫做讲解法。讲解法主要用于新单元的开始、新概念的引入、新命题的得出、新知识的归纳以及学生提问的集中答疑,它一般用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讲解法的最大缺点是难以及时反馈,目标对象指向大多数。不利于学优生的发展和学困生的转化。讲解法的基本要求:科学性、系统性、启发性、针对性、深刻性、语言要生动。
谈话法,谈话法是教师使用谈话、回答的方式,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对所提问题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谈话法的优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激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目标明确,易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努力进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谈话法的缺点:教学时同不宜掌控,如果学生对问题不理解可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与自尊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案例:
初中物理“压强”一课.李老师希望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认识压强,下面是李老师“压强”一课的一段教学实录。
李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例如用手指按压面颊,面颊就会凹陷下去。同学们试一试,用手指和手掌去按压面颊,会感到什么不同。
甲同学:用手指比用手掌要痛一些。
乙同学:用手指比用手掌皮肤凹陷得要厉害一些。
李老师:对,这个现象说明用力一样,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哪位同学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丙同学:感觉受力部位不一样。用手指感到指头处的皮肤受力,用手掌感到脸上的骨头受力。李老师:很好。让我们再看这样一个实验。
(李老师拿出一块钢尺和几本教科书。将钢尺架在教科书上)
李老师: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的实验。老师先将书本立着放在钢尺上(如图a所示),再将书本横着放在钢尺上(如图b所示).注意观察钢尺弯曲的程度.
李老师:请大家说说上面的两种放置方法,钢尺受力的大小相同吗 同学们:相同。
李老师:那钢尺弯曲的程度相同吗 同学们:不同。
李老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从实验中看出,同样的物体由于放置的方式不同,其作用效果是不一样的。现在同学们请看.该物体横放时的面积与竖放时的相比哪个的要大些
同学们:横放时要大一些。
李老师: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
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效果越不明显。问题:
(1)对上述课堂实录进行评述。(15分)
(2)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改进教学的方案(形式不限,可以是教学思路、教学活动等)。(15分)
-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内容要
求为:“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材料二初中物理某版本教科书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节中有关“探究电流与电
压的关系”实验内容如下:实验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你认为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存在怎样的关系 将你的猜想写在下面。
设计实验
怎样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U
怎样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I
要研究通过电阻的电流,
怎样随着电阻两端的电压U的改变而变化,需要确定改变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想一想,如果用干电池做实验,怎样改变电压 如果用学生电源做实验。怎样改变电压 如果用滑动变阻器,怎样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在右边方框中画出能改变电压并可以同时测量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R=_________Ω
电压U/V
电流I/A
.分析和论证 分析表中的数据.看看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
分析数据时也可以采用图像法.用图像的方法有时会更直观地看出两个量间的变化关系。请同学们根据上表的数据.在图17.1—1中画出各组数据对应的点.然后将各点平滑地连接起来,看看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存在怎样的关系。
结论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______。
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过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
任务:
(1)简述欧姆定律。(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叙述式等)。(24分)
-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
图示为初中物理某教材“声音的特征”一节中’“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演示实验。
演示
如图2.2-1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任务:
(1)说明教材中所述“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的实验设计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
- 查看答案
案例: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电功率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若干检测题,某学生对其中一题的解答过程如下:
题目:图示为一种电饭锅的电路图,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饭锅处于正常加热煮饭状态,只闭合开关S1时,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已知R2的阻值为44Ω保温状态电饭锅消耗的功率是40 W试问:
(1)R1的阻值是多少
(2)电饭锅正常加热煮饭1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2)R总=R1+R2=44Ω+1210Ω=1254Ω
∵p=U2/R
答:R1的阻值是1210Ω,电饭锅1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6.6×105 J。问题:
(1)指出学生解答中的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给出正确解法。(10分)
(2)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10分)
- 查看答案
“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之一。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简述“注重科学探究”的意义。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