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阅读某教材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祝福》教学实录(片段),完成第16题。

师:有同学说,鲁四老爷并不凶狠。我们现在来看看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受到了怎样的对待?

生:鲁四老爷看不起她。

师:你的根据是什么?

生:“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师:对,“皱了皱眉”,是讨厌她。在封建社会里,男的死了,舆论往往归罪于妻子,什么“扫帚星”,“白虎星”,“克死丈夫”。鲁四老爷第一次见到祥林嫂就歧视她。到鲁家后,祥林嫂还受到了怎样的对待?

生:她做工丝毫没有懈怠……鲁四老爷家没有添短工。

师:为什么你把原文中“添短工”前面的“竞”字省掉了?这个字是省略掉好,还是保存下来好?

生(部分):不略掉好。

生:不能省掉“竟”,因为以往过年都是雇短工的。

师:因为雇到祥林嫂,“竞”可以不添短工,说明祥林嫂的勤快劳累,也说明鲁四老爷对她剥削得深重……

师: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情况又是怎么样的?请一位同学来读“当她初到的时候,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这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哪些词语突出了祥林嫂的苦难生活?

(生朗读,教师为读错的字正音)

师:读得很清晰。请举例回答问题。

生:“只是暗暗告诫四婶”。

师:“告诫”和“告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你注意到这个词?

生:“告诫”带有警告的意思。

师:说得很好。这说明不是一般性地告诉四婶。你再举个例子。

生:“祭祀时可用不着她沾手”。

师:噢,水平还挺高的,注意到“沾手”这个词。如果换了“帮忙”或“插手”行不行?好不好?

(一生插话“不行”,师指名其发言)你来说说。

生:“沾手”有“一点点也不能碰到”的意思。鲁四老爷歧视她。

师:这段文字还有什么词语可以说明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摧残?

生:“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师:为什么你把“不干不净”读得很重?

生:他认为祥林嫂已经死了两个男人,这就不干不净。

师:封建道德观念认为妇女应该从一而终,再嫁就要受歧视,何况死了两个丈夫。“不干不净”是带有人身侮辱的;又说她是败坏风俗的,“似乎很可怜”,“似乎”就是并不见得真可怜。不值得同情、败坏风俗、不干不净,这就是她第二次到鲁家受到的对待。

问题:

(1)结合教学实录内容分析,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

(2)该案例中教师是如何实现其教学意图的?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①教师坚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以教师讲授代替学生思考。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读课文,而后提问,引导学生找出句中体现祥林嫂苦难生活的关键词等。 ②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教师通过多层次的问题设置,引领学生品析文章重点句及关键词,逐步加深了学生对祥林嫂苦难人生的理解的同情。例如,教师先从浅层次上要求学生指出“根据”,之后再深层挖掘、体会“告诫”与“告诉”的差异等,以此使学生研读课文,体会祥林嫂被摧残、被歧视的生活状态,培养学生理解、鉴赏文本的能力。

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原则,践行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点,在对文本进行分析的同时,引导学生把握文本主旨。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对祥林嫂两次到鲁家,在鲁家的待遇进行梳理,使学生逐步把握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①抓住课文关键人物,巧妙设置教学切人点。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祥林嫂前后两次进鲁家是如何被对待的,其中主抓鲁四老爷对待祥林嫂的态度.由此切入文本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祥林嫂被歧视、被摧残的线索。

②灵活运用教学生成资源,适时给予学生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漏掉了关键字之一的“竟”字,教师灵活运用这一教学生成资源,强调“竞”字在文中表情达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关键字,体会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剥削。

③品析课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微妙态度。教师暗示学生关注关键字、词、旬的品析,指导学生区分“告诫”与“告诉”的差异,“沾手”与“帮忙”“插手”在文中的适用度,使学生感知人物说话时的微妙态度,以此体会封建社会背景下,主要人物对祥林嫂的歧视、摧残以及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教学过稈具冇哪些基木特点?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木要求。

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木要求: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要冋答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的个別差异性。

查看答案
填空题

班主任要统一各方而的___________ ,同家庭与社会密切配合。

查看答案
填空题

小学德育的基木途径是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