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中阐明了虚拟资本的理论,并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经济的演进历程进行了动态性的分析,对信用作出了双重性评价,同时介绍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全过程,并且对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
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大多是经济危机的征兆,金融恐慌是经济危机的初始阶段。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制度,即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当资本主义的这一基本矛盾达到难以调和的地步时,就会以危机爆发的形式来暂时强制性解决,使社会生产力受到巨大的破坏。信用、货币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事实上问题只是在于汇票能否兑换为货币。但是这种汇票多数是代表现实买卖的,而这种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是整个危机的基础。如果说信用制度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那只是因为按性质来说可以伸缩的再生产过程,在这里被强化到了极限,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金融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特征。
2.有效管理金融风险,实现金融安全,如何理解金融安全。
3.简述我国防控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4.我国经济去杠杆的“药方”是深化金融改革,主要有哪几方面的措施?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
1、金融危机是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的混乱和动荡,主要表现为:强制清理旧债;商业信用剧减;银行资金呆滞,存款者大量提取现钞,部分金融机构倒闭;有价证券行市低落,发行锐减;货币饥荒严重,借贷资金缺乏,市场利率猛烈提高,金融市场动荡;本币币值下跌。
2、金融危机是发生在货币与信用领域的危机。在西方经济学中,金融危机的含义有多种表述,但最为代表性的是著名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对金融危机的定义: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以及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3、金融危机的特征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出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将其换成货币。这与金融繁荣或景气时的特征——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上涨而大量抛出货币,购置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正好相反。
2.
1、金融安全的反义词是金融不安全,但绝不是金融危机的爆发。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混乱和动荡,并在事实上对该国银行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它往往包括全国性的债务危机、货币危机和金融机构危机等。这说明金融危机是金融不安全状况积累的爆发结果,它是金融风险的结果。
2、金融安全应当是动态发展的安全状态。金融安全是特定意义上的金融稳定。
由于金融安全是一种动态均衡状态,而这种状态往往表现为金融稳定发展。
3、但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在内容上仍有不同:金融稳定侧重于金融的稳定发展,不发生较大的金融动荡,强调的是静态概念;而金融安全侧重于强调一种动态的金融发展态势,包括对宏观经济体制、经济结构调整变化的动态适应。
国外的学者在研究有关金融危机的问题时,更多地运用金融稳定的概念而较少使用金融安全的概念。
3.
1、维护金融安全是治国理政的一件战略性、根本性大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2、从国际看,金融已经突破经济工具的角色定位,成为现代国家治理和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金融手段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转嫁危机、刺激经济增长、维护经济与金融强权的手段。
3、从国内看,金融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广泛的调节利益的媒介中枢。用对、用活、用好金融手段,是治国理政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4、金融安全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5、金融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过程。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根本目的,是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6、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经济生活中“脱实向虚”的风险苗头不容小覷,经济发展需要金融的强有力支撑。目前,国际金融风险点仍然不少,一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形成的风险外溢效应,有可能对我国金融安全形成外部冲击。
总结:因此,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根本举措,必须毫不松懈地抓实抓金融安全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4.
①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继续优化融资结构。
②以“堵后门、修围墙、开正门”的方式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公开透明化。
“堵后门”就是要整顿地方政府债务乱象;
“修围墙”就是要规范政府债务的形成机制;
“开正门”就是要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以规范透明的举债方式替代隐性负债,以更市场化的市政债券融资逐步取代融资平台融资。
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防止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破裂可能引发的连锁危机。
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确保既能够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也能够调节房地产行业的供需矛盾,抑制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化解房地产泡沫过大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
④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
把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和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作为降杠杆的重点攻坚方向,进而化解部分债务风险,实现降杠杆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