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从价值的角度理解,欧阳修的这首诗蕴含的哲学思想在于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价值的客观性与主体性。
【正确分析】价值具有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主体的需要及其需要程度,是某物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因此,具有客观需要的现实的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干扰分析】客观事物因有某种结构、属性而内在地具有某种满足人的需要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性,即现实的价值能否形成,不以某物自身的属性为基准,而以主体的需要为基准。因此,B选项错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 A.1.7
- B.1.9
- C.2.1
- D.2.0
- 查看答案
-
- A.0. 60
- B.0.50
- C.0. 12
- D.0.20
- 查看答案
如何理解今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逆差的原因和影响?
- 查看答案
M 公司是一个无负债公司,其每年预期税息前收益为 10000 元,股东要求的 权益回报率为 16%,M 公司所得税率为 35%,但没有个人所得税,设所有交易 都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中运行,问: A.M 公司的价值为多少? B.如果 M 公司借入面值为无负债公司价值的一半的利率为 10%的债务,债务 没有风险,并且所筹集的债务资金全部用于赎回股权,则此时公司的价值变为多 少?而权益资本成本为多少
- 查看答案
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并评价特朗普的贸易政策?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