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在一项实验中发现,因被剥夺食物一定时间而饥肠辘辘的人,在一堆模棱两可的声音、文字、图形等符号中,对有关食物的符号最为敏感,可因绝食多日而力不能支的革命者面对敌人所送的美味佳肴却可以无动于衷。前者之所以敏感是因为被试者饥肠辘辘,有急需食物充饥的生存欲望,后者之所以无动于衷是由于对敌斗争的信念。这表明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以及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正确分析】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认识,这就是认识活动中主体认识差异性的重要表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主体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的不同所致。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干扰分析】A选项人的认识及其结果受主体影响,但不是由主体单方面决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 A.1.7
- B.1.9
- C.2.1
- D.2.0
- 查看答案
-
- A.0. 60
- B.0.50
- C.0. 12
- D.0.20
- 查看答案
如何理解今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逆差的原因和影响?
- 查看答案
M 公司是一个无负债公司,其每年预期税息前收益为 10000 元,股东要求的 权益回报率为 16%,M 公司所得税率为 35%,但没有个人所得税,设所有交易 都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中运行,问: A.M 公司的价值为多少? B.如果 M 公司借入面值为无负债公司价值的一半的利率为 10%的债务,债务 没有风险,并且所筹集的债务资金全部用于赎回股权,则此时公司的价值变为多 少?而权益资本成本为多少
- 查看答案
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并评价特朗普的贸易政策?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