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哲学

2024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哲学》名师预测卷1

单选题 1/105
1.

“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 A 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
  • B 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 C 唯心主义的观点
  • D 诡辩论的观点
单选题 2/105
2.

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实践活动()

  • A 都受社会条件的限制
  • B 都不受社会条件的限制
  • C 都是主观随意进行的
  • D 都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单选题 3/105
3.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 A 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 B 集体智慧的调动
  • C 解放思想
  • D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单选题 4/105
4.

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

  • A 辩证法的观点
  •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 C 唯心主义的观点
  • D 可知论的观点
单选题 5/105
5.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说明()

  • A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C 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 D 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单选题 6/105
6.

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

  •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 D 辩证法的观点
单选题 7/105
7.

感觉、知觉、表象,它们是()

  • A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 B 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 C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 D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单选题 8/105
8.

荀子在《劝学》中说:“南方有鸟焉,名有(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这件事,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A 外因对事物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 B 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C 实践必然经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过程
  • D 做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单选题 9/105
9.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突出地表现为意识能()

  • A 创造物质
  • B 改造客观世界
  • C 自由地创造和运用规律
  • D 决定物质的状态
单选题 10/105
10.

“现实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这句话是谁说的()

  • A 莱布尼茨
  • B 霍布斯
  • C 斯宾诺沙
  • D 笛卡儿
单选题 11/105
11.

国家的本质是()

  • A 管理社会各项事业
  • B 保卫社会秩序的安定
  • C 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 D 阶级压迫的工具
单选题 12/105
12.

下列著作中对于“三纲五常”给予详细而明确论述的是()。

  • A 《春秋繁露》
  • B 《举贤良对策》
  • C 《白虎通义》
  • D 《孟子》
单选题 13/105
13.

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⑴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⑵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即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⑶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⑷否认了事物质的规定性,把事物看成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观点

  • A ⑴⑵⑶⑷
  • B ⑵⑶⑷
  • C ⑴⑵⑷
  • D ⑴⑵⑶
单选题 14/105
14.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这是对运动的()

  • A 唯心主义理解
  • B 直观唯物主义理解
  • C 辩证唯物主义理解
  • D 庸俗唯物主义理解
单选题 15/105
15.

意识的本质()

  • A 在外界刺激下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 B 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C 人脑纯粹的主观想象
  • D 在内外刺激作用下人脑发生的生理变化过程
单选题 16/105
16.

阶级社会中主要的群体心理是()

  • A 集体心理
  • B 民族心理
  • C 阶级心理
  • D 阶层心理
单选题 17/105
17.

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A 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 B 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 C 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 D 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优点
单选题 18/105
18.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 B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 C 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
  • D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关系
单选题 19/105
19.

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 A 劳动对象系统
  • B 生产工具系统
  • C 信息传递系统
  • D 能源动力系统
单选题 20/105
20.

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 A 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 B 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 C 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
  • D 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单选题 21/105
21.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

  • A 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 B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 C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单选题 22/105
22.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 B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 D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单选题 23/105
23.

现实性范畴是指()

  • A 现实存在的、合乎必然性的客观实在
  • B 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确认
  • C 某些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
  • D 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的总和
单选题 24/105
24.

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

  • A 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 B 事物的质是单一的,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
  • C 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是不直接同一的
  • D 事物的质是不变的,事物的量是不断变化的
单选题 25/105
25.

梅叶的哪本书对法国的启蒙运动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 A 《遗书》
  • B 《形而上学论》
  • C 《论法的精神》
  • D 《忏悔录》
单选题 26/105
26.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 A 先有联系、后有运动
  • B 先有运动、后有联系
  • C 运动构成联系
  • D 联系构成运动
单选题 27/105
27.

人们为了获得知识()

  • A 只要刻苦读书就行
  • B 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行
  • C 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参加社会实践
  • D 只要抓住“灵感”和机遇就行
单选题 28/105
28.

时间具有一维性,这是指它的()

  • A 可变性
  • B 无限性
  • C 不可逆性
  • D 连续性
单选题 29/105
29.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

  • A 事物发展的直线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B 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 C 事物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性
  • D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单选题 30/105
30.

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 A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 B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 C 真理就是客观规律,真理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 D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单选题 31/105
31.

“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 A 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 B 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 C 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 D 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
单选题 32/105
32.

费尔巴哈认为,宗教产生的最后根源是()

  • A 人的信仰
  • B 人的利己主义
  • C 人的理性
  • D 人的感性
单选题 33/105
33.

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即()

  • A 良心
  • B 修养
  • C 知识
  • D 哲学
单选题 34/105
34.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 A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 B 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
  • C 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 D 社会科学的发展程度
单选题 35/105
35.

真理与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是()

  • A 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 B 二者互为因果
  • C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D 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单选题 36/105
36.

所谓抽象的人性论是指()

  • A 一种对人类共同人性的科学抽象的理论
  • B 否认人的社会性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理论
  • C 一种否认人的共性的错误理论
  • D 一种资产阶级哲学独创的理论
单选题 37/105
37.

孔子曰:“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这一思想体现的哲理有()⑴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⑵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的⑶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⑷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

  • A ⑴⑵⑶⑷
  • B ⑴⑵⑶
  • C ⑴⑶⑷
  • D ⑵⑶⑷
单选题 38/105
38.

以下哪本著作是费希特的代表作()

  • A 《先验唯心论体系》
  • B 《精神哲学》
  • C 《知识学的基础》
  • D 《伦理学》
单选题 39/105
39.

古希腊“七贤”之首是指()

  • A 芝诺
  • B 泰勒斯
  • C 梭伦
  • D 赫拉克利特
单选题 40/105
40.

曾经被列宁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的人是()。

  • A 毕达哥拉斯
  • B 苏格拉底
  • C 赫拉克利特
  • D 芝诺
单选题 41/105
41.

现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思潮发端于()

  • A 黑格尔
  • B 尼采、叔本华
  • C 萨特
  • D 费尔巴哈
单选题 42/105
42.

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 A 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
  • B 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
  • C 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
  • D 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
单选题 43/105
43.

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 A 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 B 正确的科技决策决定的
  • C 环境和资源状况决定的
  • D 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单选题 44/105
44.

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 A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 B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 C 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 D 真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单选题 45/105
45.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个命题是谁提出来的()

  • A 费尔巴哈
  • B 康德
  • C 谢林
  • D 黑格尔
单选题 46/105
46.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 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 B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 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 D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单选题 47/105
47.

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 A 人民群众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 B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 C 人民群众具有先进的思想
  • D 人民群众通晓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单选题 48/105
48.

《沙门不敬王者论》的作者是()。

  • A 慧远
  • B 僧肇
  • C 道生
  • D 慧能
单选题 49/105
49.

政治法律思想的贯彻是()

  • A 靠社会舆论来实现的
  • B 靠政治暴力的强制来维持的
  • C 靠人们的自觉遵守来实现的
  • D 靠统治阶级的精神力量来维护的
单选题 50/105
50.

概念、判断、推理是()

  • A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 B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 C 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 D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单选题 51/105
51.

改善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首要重点应该是( )。

  • A 加强和改善政府支持
  • B 完善需求牵引系统
  • C 增强科技和教育的地位
  • D 支持高新技术发展
单选题 52/105
52.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 )

  • A 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 B 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 C 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 D 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单选题 53/105
53.

科学理论的基本组成包括( )

  • A 科学概念
  • B 科学命题
  • C 科学推论
  • D 以上三者
单选题 54/105
54.

按照卡尔·波普尔的科学进步观,科学进步的路径是( )

  • A P1→TT→EE→P2
  • B P1→EE→TT→P2
  • C 证实→证伪→再证实
  • D 证伪→证实→再证伪
单选题 55/105
55.

科学具有( )

  • A 主体际性
  • B 自我纠错机制
  • C 非A非B
  • D 亦A亦B
单选题 56/105
56.

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同组织创新、市场创新的关系中,( )。

  • A 有实力的企业都不太重视后两种创新
  • B 有实力的企业重视前两种创新甚于后两种创新
  • C 有实力的企业对前种创新与后两种创新都很重视
  • D 劣势企业应更重视前两种创新
单选题 57/105
57.

科学共同体是具有特定行为规范的社会群体,下列哪一个行为属于科学共同体的越轨行为( )

  • A 保密
  • B 公有性
  • C 普遍主义
  • D 怀疑
单选题 58/105
58.

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它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 )

  •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 C 相对主义的观点
  • D 经验论的观点
多选题 59/105
59.

看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

  • A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B 两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 C 一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D 一点论和均衡论的统-
  • E 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
多选题 60/105
60.

经济、政治、社会思想三者的关系是()

  • A 社会思想和政治上层建筑都反映经济基础
  • B 社会思想既反映经济又反映政治
  • C 社会思想通过政治来反映经济
  • D 经济决定政治和社会思想
  • E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多选题 61/105
61.

判断社会主义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

  • A 是否有利于缩小分配上的差别
  • B 是否有利于逐步提高公有化的程度
  • C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 D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 E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多选题 62/105
62.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A 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 B 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 C 规定了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 D 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 E 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
多选题 63/105
63.

规律具有如下特点()

  • A 客观性
  • B 稳定性
  • C 普遍性
  • D 随意性
  • E 重复性
多选题 64/105
64.

下列各项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的有()

  • A 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人们的眼界
  • B 剥削阶级的偏见曲解历史的发展
  • C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高
  • D 认识上的直线性和片面性
  • E 保守落后思想的腐蚀作用
多选题 65/105
65.

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作出的三点重要修正是()

  • A 原子形状有限
  • B 原子有偏斜运动
  • C 原子有重量
  • D 原子有相互碰撞运动
多选题 66/105
66.

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基本内容的有()

  •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B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C 经济基础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矛盾
  • D 上层建筑两个部分之间的矛盾
  • E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
多选题 67/105
67.

以下哪些著作是孟德斯鸠的代表作()

  • A 《论法的精神》
  • B 《罗马盛衰原因论》
  • C 《社会契约论》
  • D 《波斯人札记》
  • E 《牛顿哲学原理》
多选题 68/105
68.

以下哪些观点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A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
  • B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 C 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必然要相应变化
  • D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 E 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多选题 69/105
69.

资产阶级“人性论”的错误在于()

  • A 离开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抽象地谈论人的本质
  • B 认为有永恒不变的人性
  • C 把人性看成是人的阶级性
  • D 否认有共同的人性
  • E 否认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多选题 70/105
70.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组成

  • A 理性
  • B 欲望
  • C 理念
  • D 激情
  • E 智慧
多选题 71/105
71.

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

  • A 唯物主义观点
  • B 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
  • C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 D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 E 贝克莱主义观点
多选题 72/105
72.

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的特点是()

  • A 阶级斗争已变成人民内部矛盾
  • B 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
  • C 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 D 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 E 阶级斗争表现为人民群众同极少数敌对分子之间的斗争
多选题 73/105
73.

宗教是()

  • A 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
  • B 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一种社会心理
  • C 自然压迫、社会压迫和人们愚昧的产物
  • D 一种历史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终将消灭
  • E 一种世界观,将伴随人类的存在而存在
多选题 74/105
74.

从思想内容上说,人文主义的实质就是强调()

  • A 人的尊严
  • B 人的价值
  • C 人的地位
  • D 人的权利
多选题 75/105
75.

莱布尼茨在“单子论”里所讲的单子有以下哪些特征()

  • A 单子有质的规定性
  • B 单子是封闭的
  • C 单子是突然产生或消失的
  • D 单子有能动性
  • E 单子有感知能力
多选题 76/105
76.

下面哪些学命题符合赫拉克利特的思想()

  • A 火是万物的本原
  • B 人小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 C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 D 对立造成和谐
  • E 智慧在于认识“罗各斯”
多选题 77/105
77.

以下哪些说法反映了休谟的观点()

  • A 哲学是关于人性的科学
  • B 因果联系是一种习惯性的联想
  • C 物质和上帝都是不存在的
  • D 除了知觉一切都是不可知的
  • E 知识来自天赋观念
多选题 78/105
78.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有()

  • A 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关系
  •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 C 产品的分配方式
  • D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 E 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多选题 79/105
79.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把这两方面割裂开来就会导致()

  • A 唯心主义认识论
  • B 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 C 庸俗唯物主义
  • D 庸俗进化论
  • E 不可知论
多选题 80/105
80.

康德说的“二律背反”是指()。

  • A 世界既是有限又是无限的
  • B 世界既是单一的又是复合的
  • C 世界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
  • D 世界既是必然又是偶然的
  • E 世界既是永恒的又是暂时的
多选题 81/105
8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这两对矛盾()

  • A 制约和决定其他一切社会矛盾
  • B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 C 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 D 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 E 囊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
多选题 82/105
82.

以下哪些说法符合达·芬奇的实验科学观()

  • A 强调行动在先
  • B 重视感觉经验
  • C 强调理论指导
  • D 重视把握和心用数学
  • E 强调信仰的作用
多选题 83/105
83.

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A 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 B 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 C 电闪雷鸣,风雨来至
  • D 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 E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多选题 84/105
84.

米利都学派的丰要代表人物包括()。

  • A 赫拉克利特
  • B 阿那克两曼德
  • C 泰勒斯
  • D 阿那克西美尼
  • E 毕达哥拉斯
多选题 85/105
85.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 A 人的主观意识
  • B 人的主观感觉
  • C 人的心
  • D 宇宙精神
  • E 绝对观念
多选题 86/105
86.

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是()

  • A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 B 剩余产品的出现
  • C 社会分工的发展,促使生产资料公有制产生
  • D 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又不是高度发展
  • E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
多选题 87/105
87.

谢林的哲学体系是以下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 A 自然在哲学
  • B 精神哲学
  • C 逻辑学
  • D 先验哲学
  • E 形而上学
多选题 88/105
88.

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的有()

  • A 概念
  • B 感觉
  • C 知觉
  • D 推理
  • E 表象
多选题 89/105
89.

把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承认的意见视为真理,这是( )

  • A 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 B 充分相信群众,使群众掌握真理
  • C 否认了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
  • D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 E 唯心主义真理论
判断题 90/105
90.

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是一元论和二元论。()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91/105
91.

“政府终归是少数人的政府,不管这些少数人使用一个人的名义,还是使用许多人的名义。”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92/105
92.

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93/105
93.

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94/105
94.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95/105
95.

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的本性”。()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96/105
96.

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有时不确定的。()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97/105
97.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因而,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直接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98/105
98.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99/105
99.

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100/105
100.

禅宗是一种“中国化”了的佛教。()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101/105
101.

白马非马。()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102/105
102.

康德认为“善良意志”自身是包含了全部价值的东两。()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103/105
103.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104/105
104.

第一个白觉使用“辩证法”的哲学家是芝诺。()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105/105
105.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