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政治学

2020年军队文职试题估分(政治学)真题

单选题 1/80
1.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多年来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说明我国()。

  • A 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 B 致力于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
  • C 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平等权
  • D 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单选题 2/80
2.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中国取胜的根本是( )。

  • A 国共两党精诚合作,维护统一战线
  • B 反对“亡国论”和“速胜论”,坚持持久抗战
  • C 利用中国战争的正义性,争取外援
  • D 发动全国人民,实行人民战争路线
单选题 3/80
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

  • A 领导力量
  • B 领导核心
  • C 领导阶级
  • D 主心骨
单选题 4/80
4.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时间是( )

  • A 1618年
  • B 1648年
  • C 1688年
  • D 1698年
单选题 5/80
5.

全国人大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重要方式和最基本形式是( )。

  • A 选举和决定国家机关领导人
  • B 举行全国人大会议
  • C 修改宪法
  • D 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
单选题 6/80
6.

“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和遵循的原则是( )。

  • A 共商、共建、共享
  • B 开放、绿色、廉洁
  • C 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
  • D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单选题 7/80
7.

( )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

  • A 民主集中制
  • B 政治委员制
  • C 军委主席负责制
  • D 党委制
单选题 8/80
8.

(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 A 遵义会议
  • B 八七会议
  • C 古田会议
  • D 瓦窑堡会议
单选题 9/80
9.

美国约翰·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代表作是( )。

  • A 《大国政治的悲剧》
  • B 《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
  • C 《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 D 《把握民主和平:冷战后世界的原则》
单选题 10/80
10.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不包括( )。

  • A 武装斗争
  • B 根据地建设
  • C 土地革命
  • D 统一战线
单选题 11/80
11.

1941年,《新华日报》上刊出周恩来的亲笔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题词是为( )而写。

  • A 博山惨案
  • B 确山惨案
  • C 皖南事变
  • D 五卅惨案
单选题 12/80
12.

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主线是( )。

  • A 中美苏战略“大三角”
  • B 东西方阵营全面对抗
  • C 德国的统一
  • D 美苏争霸
单选题 13/80
13.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地是( )。

  • A 四川懋功地区
  • B 陕北吴起镇
  • C 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
  • D 西康甘孜地区
单选题 14/80
14.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场全党范围内的整风运动,这场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 )。

  • A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 B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 C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 D 反对享乐主义以整顿作风
单选题 15/80
15.

1921年7月(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 A 1
  • B 3
  • C 23
  • D 30
单选题 16/80
16.

当今世界政治的特点之是,( )对世界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乃至成为决定国际关系发展的首要因素。

  • A 国际因素
  • B 大国关系
  • C 联合国
  • D 经济因素
单选题 17/80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际政治学界维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之后出现的第三个重要理论流派是( )。

  • A 国际社会理论
  • B 建构主义理论
  • C 世界体系论
  • D 批判理论
单选题 18/80
18.

关于多边合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多边合作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
  • B 二战之后,多边合作开始成为普遍的国际合作方式
  • C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构建了多边合作的基本框架
  • D 多边合作是某一地缘范围内的国家为谋求共同目标而形成的集体行动
单选题 19/80
19.

确立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中心地位的是( )。

  • A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 B 布雷顿森林协定
  • C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 D 关贸总协定
单选题 20/80
20.

“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这一论断最早是由( )提出来的。

  • A 毛泽东
  • B 周恩来
  • C 朱德
  • D 王稼祥
单选题 21/80
21.

( )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份的军队,建设成为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

  • A 古田会议
  • B 八七会议
  • C 党的六大
  • D 党的七大
单选题 22/80
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根本保证是( )。

  • A 坚持优化协同高效
  • B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C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D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单选题 23/80
23.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 )的讲话,实际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B 《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 C 《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
  •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单选题 24/80
24.

关于网内与网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下列不正确的是( )。

  • A 教育者的贯通性
  • B 教育对象的相通性
  • C 教育规律的共通性
  • D 教育方法的一致性
单选题 25/80
25.

党的( )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A 十二大
  • B 十四大
  • C 十三大
  • D 十五大
单选题 26/80
26.

中国共产党是( )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 A 中国工人阶级
  • B 中国无产阶级
  • C 中国农民阶级
  • D 中国知识分子
单选题 27/80
27.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 )。

  • A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C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D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单选题 28/80
28.

( )是国际关系中形成最早、最完备的基本原则,其核心是国家拥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和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 A 平等相处原则
  • B 民族自决原则
  • C 互不侵犯原则
  • D 主权原则
单选题 29/80
29.

1987年4月,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 )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

  • A 绿色发展
  • B 可持续发展
  • C 集约式发展
  • D 协调发展
单选题 30/80
30.

( )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

  • A 理论自信
  • B 道路自信
  • C 制度自信
  • D 价值观自信
单选题 31/80
3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是( )。

  • A 香港海员大罢工
  • B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 C 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 D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单选题 32/80
32.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 )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揭开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序幕。

  •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B 《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 C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 D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单选题 33/80
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中,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是在( )。

  • A 2020年
  • B 2035年
  • C 2040年
  • D 2050年
单选题 34/80
34.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中首次提出民族平等的思想。

  • A 《共产党宣言》
  • B 《反杜林论》
  • C 《神圣家族》
  • D 《资本论》
单选题 35/80
35.

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是党的( )。

  • A 全国代表大会
  • B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 C 中央政治局会议
  • D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
单选题 36/80
36.

在美国,提出超越遏制战略的总统是( )。

  • A 卡特
  • B 尼克松
  • C 老布什
  • D 克林顿
单选题 37/80
37.

法国“戴高乐主义”与联邦德国( )的实施,改变了过去西欧国家一味屈从美国的状况。

  • A 重返亚洲战略
  • B 空椅子危机
  • C 东方政策
  • D 新东方政策
单选题 38/80
38.

我军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是( )。

  • A 能打仗、打胜仗
  • B 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 C 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 D 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单选题 39/80
39.

( )首次将战争与政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和说明。

  • A 《战争论》
  • B 《矛盾论》
  • C 《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
  • D 《国家与革命》
单选题 40/80
40.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强调:“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 )。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 A 首要任务
  • B 中心环节
  • C 关键一招
  • D 基本手段
单选题 41/80
41.

下列不属于道德观教育的内容是( )。

  • A 集体主义教育
  • B 社会公德教育
  • C 家庭美德教育
  • D 社会主义民主教育
单选题 42/80
42.

( )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根本依据。

  • A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 B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C 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D 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
单选题 43/80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选举法于( )年制定。

  • A 1949
  • B 1950
  • C 1953
  • D 1954
单选题 44/80
44.

中国“由革命到建设”转变的标志是(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B 党的八大召开
  • C 党的十一大召开
  •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单选题 45/80
45.

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石是( )年颁布实施的《美国宪法》

  • A 1786
  • B 1787
  • C 1788
  • D 1789
单选题 46/80
46.

( )成为我党开启独创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标志。

  • A 三湾改编
  • B 古田会议
  • C 遵义会议
  • D 瓦窑堡会议
单选题 47/80
4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B 四项基本原则
  • C 以人民为中心
  • D 中国共产党领导
单选题 48/80
48.

( )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南昌城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A 1921
  • B 1927
  • C 1928
  • D 1931
单选题 49/80
49.

( )是国际体系的基本组成单元,在国际社会中居于核心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

  • A 国家
  • B 国际组织
  • C 跨国公司
  • D 联合国
单选题 50/80
50.

在国际政治学界,( )的经典表达是威尔逊主义。

  • A 商业自由主义
  • B 共和自由主义
  • C 古典自由主义
  • D 建构主义
单选题 51/80
51.

毛泽东的( ),阐释了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 A 《实践论》
  • B 《矛盾论》
  • C 《<共产党人>发刊词》
  • D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单选题 52/80
52.

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

  • A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B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 C 实现“四个现代化”
  • D 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单选题 53/80
53.

杜鲁门主义实质上是( )。

  • A 解放战略
  • B 和平演变战略
  • C 遏制战略
  • D 大国合作和平缓进战略
单选题 54/80
54.

( )的直接导火索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 A 五四运动
  • B 辛亥革命
  • C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 D 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 55/80
55.

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创者是( )。

  • A 马克思和恩格斯
  • B 列宁
  • C 斯大林
  • D 毛泽东
单选题 56/80
56.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点,下列正确的有( )。

  • A 主导性
  • B 示范性
  • C 创造性
  • D 可塑性
  • E 受控性
单选题 57/80
57.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十四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 )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单选题 58/80
58.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十四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下列正确的是( )。

  • A 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 B 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〇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 C 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〇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五〇年,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 D 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比较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单选题 59/80
59.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十四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显著优势不包括( )。

  • A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前进的显著优势
  • B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
  • C 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善于自我革命、自我完善,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
  • D 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
单选题 60/80
60.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十四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是( )。

  •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B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 C 党的纪律检查体系
  • D 党的权力配置和运行体系
单选题 61/80
61.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十四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 )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A 党的十八大
  • B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 C 党的十九大
  • D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单选题 62/80
62.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 )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 A 经济建设
  • B 生态文明建设
  • C 民主政治建设
  • D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单选题 63/80
63.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守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 A 依靠自然
  • B 改造自然
  • C 顺应自然
  • D 贴近自然
单选题 64/80
64.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建设生态文明要以( )为基础。

  • A 自然规律
  • B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 C 可持续发展
  • 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单选题 65/80
65.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我们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 )的方针,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 A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B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 C 尊重自然
  • D 自然恢复为主
单选题 66/80
66.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 )调节这个“牛鼻子”。

  • A 水沙关系
  • B 山水关系
  • C 人水关系
  • D 水水关系
多选题 67/80
67.

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的政治活动表现出的鲜明特征有( )。

  • A 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B 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根本方针和关系准则
  • C 巩固和发展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作
  • D 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E 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
多选题 68/80
68.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有( )。

  • A 民族平等
  • B 民族团结
  • C 民族自决
  • D 民族自立
  • E 各民族共同繁荣
多选题 69/80
69.

2020年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指出,要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 ),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

  • A 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结合
  • B 平时和战时结合
  • C 预防和应急结合
  • D 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
  • E 堵漏洞和强弱项结合
多选题 70/80
7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 )有机统一。

  • A 人民安全
  • B 政治安全
  • C 经济安全
  • D 制度安全
  • E 国家利益至上
多选题 71/80
71.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有( )。

  • A 导向性
  • B 群众性
  • C 普世性
  • D 渗透性
  • E 综合性
多选题 72/80
7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里的“中国精神”是指( )。

  • A 爱国精神
  • B 科学精神
  • C 民族精神
  • D 创新精神
  • E 时代精神
多选题 73/80
73.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包括党的( )。

  • A 中央组织
  • B 地方组织
  • C 基层组织
  • D 集体组织
  • E 社团组织
多选题 74/80
74.

第三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殖民体系瓦解和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相连的,以( )为重要标志。

  • A 万隆会议
  • B 慕尼黑会议
  • C 不结盟运动
  • D 东南亚国家联盟
  • E 七十七国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多选题 75/80
75.

国民党一大在事实上确立了( )的革命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 A 民主
  • B 联俄
  • C 联共
  • D 扶助农工
  • E 民权
多选题 76/80
76.

关于辛亥革命的意义,下列正确的有( )。

  • A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 B 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C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D 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一次大的解放
  • E 彻底实现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多选题 77/80
77.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主要有( )。

  • A 私有制和政党的存在是战争的根源
  • B 依据战争性质确定对待战争的正确态度
  • C 反对世界战争需要制定利用战争形势推进革命的策略
  • D 争取和平的斗争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组成部分
  • E 任何形式的战争都具有政治性功能
多选题 78/80
78.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方法。下列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的有( )。

  • A 理论教育方法
  • B 实践教育方法
  • C 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
  • D 预防教育方法
  • E 心理疏导方法A.理论教育方法B.实践教育方法C.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具体方法包括疏导教育法、比较教育法、激励教育法、感染教育法。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法包括预防教育方法、心理疏导方法、思想转化方法和冲突调节方法。
多选题 79/80
79.

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体的国家必须具备的要素有( )。

  • A 定居的居民
  • B 确定的领土
  • C 政权组织
  • D 经济活动
  • E 主权
多选题 80/80
80.

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秉持( )的原则,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 A 相互尊重
  • B 精诚合作
  • C 公平正义
  • D 合作共赢
  • E 互利互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