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21年中考物理6月模拟考题

" data-timutype="tian" data-ci="0" data-orderid="1">
计算题 1/10
1.

小萍同学想利用图甲所示电路研究通过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伏)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她根据图甲完成图乙的部分连接,待连接完整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记录了多组数据,作出了图像a,还作出了电流大小与电源电压大小的关系图像b(如图丙所示)。(已知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欧)。

QQ截图20210615180955.png

(1)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小灯泡变亮)

(2)根据图像a,描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关系。

(3)当电流表示数为0.12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4)图丙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 data-timutype="tian" data-ci="0" data-orderid="2">
计算题 2/10
2.

如图所示,小明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每次引体向上身体上升的高度为握拳时手臂的长度。已知小明的体重为500N,握拳时手

臂的长度为0.6m,完成4次引体向上所用的时间为10s。求:

(1)小明完成1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

(2)10s内小明做引体向上的功率。

图片19.png

" data-timutype="tian" data-ci="0" data-orderid="3">
计算题 3/10
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不变,r、R1和R2均为定值电阻,其中r=1Ω,R1=14Ω,S1为单刀单掷开关,S2为单刀双掷开关。闭合S1,将S2掷于1端,电压表的示数U1=2.8V;将S2切换到2端,电压表的示数U2=2.7V。求:

(1)电源电压U的大小:

(2 )电阻R2的阻值

图片21.png

证明:设杠杆的中点为O,杠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由于杠杆质量分布均匀,且左右两部分等长,因此杠杆左右两部分重力G1=G2重心分别在两部分的中点处,分别设为O1和O2,则易知OO1=OO2左右两部分重力的力臂

图片25.png

因此L1=L2

因此有G1xL1=G2xL2,满足杠杆平衡条件

因此杠杆在该位置仍能平衡。

(2)不能平衡。

转过一定角度释放的瞬间,木板只受重力和细线的拉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此时木板的重心不在悬点的正下方,重力和细线的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木板受力不平衡,因此不能平衡。

" data-timutype="tian" data-ci="0" data-orderid="4">
计算题 4/10
4.

研究物理问题时,常需要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其简化为物理模型。

(1)如图甲,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忽略厚度和宽度,长度不可忽略,用细线将它从中点悬起,能在木平位置平衡。将它绕悬点在坚直面内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后(如图乙)释放,为研究其能否平衡,可将它看成等长的两部分,请在图乙中画出这两部分各自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力臂,并用杠杆平衡条件证明杠杆在该位置仍能平衡;

(2)如图丙,一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木板,忽略厚度,长度和宽度不可忽略,用细线将它AB边的中点悬起,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它绕悬点在坚直面内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后(如图丁)释放,木板在该位置能否平衡?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图片23.png

(3)答题要素:肯定全球气温整体上升的趋势;局部的、短时的极端天气都属于个例,个例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用个例作为否定整体的依据,即极蜡异常天气不能作为否定气温整体上升的事实。

高水平的回答(3分):根据所学科学知识及客观现实做出正确判断:能运用科学态度理性看待局部和短期的极端天气:明确这种局部和短期的天气都具有偶然性,不代表整体气温上升的客观现实。逻辑合理。

示例:不认同:2020年12月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极端低滑天气,在空间与时问上都属于尔例,事实上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全球极端长气频发;这种空间与时间上的极端天气作为个例不能否定全球气温整体上升这一事实。

中水平的回答(2分):肯定全球气温是呈出升的趋势:能够理性看待局部和短期的极端天气是偶然性的特例:或能够正确表明局部、短期的极端天气的个例无法代表对地球气温上升的判断依掘。

示例;不认同;2020年中国部分地区出现的低端天气只是个别时间或地区的偶然性气

温下降特例;或2020年中国部分地区出现的低端天气不能作为否定地球整体气温上升的依据。

中下水平的问答(1分):肯定全球气温是上升的趋势:不能正确判断局部或短期的极端天气是个例;认为个例能够香定全球气温上升的趋势。

示例。不认同;2020年是例外,可能是气温测量有谈

低水平的回答(0分):否定全球气温是上升的趋势:不能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作出解释,示例:全球气温是呈下降趋势,或地球气温猩反复多变的。

" data-timutype="tian" data-ci="0" data-orderid="5">
计算题 5/10
5.

目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了1.1℃,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的碳平衡被破坏。2020年9月22日,我国政府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CO2: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各种方式抵消排放的CO2量,重新实现碳平衡。如图是碳循环和碳中和策略的示意图。

(1)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对此

可采取的碳中和策略②有_▲

(2)要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目标,除图中策略外,还可用化学方法人工捕获,如将空气通入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写出用氢氧化钾捕获CO:的化学方程式_▲_,

(3)2020年1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多年未遇的极寒天气,因此有人质疑:今年天气这么冷,地球气温真的在上升吗?对于这样的质疑,你是否认同?并说明理由。

QQ截图20210617175557.png

" data-timutype="tian" data-ci="0" data-orderid="6">
问答题 6/10
6.

去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珠海有许多医生驰援武汉,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如图是他们乘坐的“和谐号”高铁列车,列车从珠海到武汉实际运行了5h。(g取10N/kg)

image.png

(1)珠海至武汉的运行路程为900km,列车从珠海到武汉实际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医生将一个重为5kg的医疗箱,用了4s时间,搬到距离地面高1.6m的行李架上,此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问答题 7/10
7.

如图所示,某小机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为了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图片14.png

问答题 8/10
8.

双休日小嘉同学乘公交车到南湖旅游,一路上他发现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科学向题。

(1)上车后他看到用软质材料做的椅子,坐上去后感觉比用硬质塑料做的椅子要舒服,这是

采用___的方法使压强减小的缘故。

(2)车子开动后,小嘉发现公交站台竟然往后运动了,这是因为他以____为参照物。

(3)车子到站后,广播提醒“车辆到站,请各位乘客等军子停稳后再有序下车”。如果车子没有停稳就下车,由于____人往往会站不稳而跌倒。

问答题 9/10
9.

电动机在现代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如图所示是电动机原理图,将通电线圈abcd 置于磁场中,线圈的ab、cd边受到_▲_,使线圈转动起来。

(2)某电动车是利用电动机来驱动车轮转动的,遇到障碍时,只要按下倒车开关就能改变线圈中_▲来实现倒车。

QQ截图20210617172310.png

问答题 10/10
10.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灯丝电阻时发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溅符电阻的阻值也越大。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进行如下研究:

【建立假设】

①灯丝两端的电压增大导致电阻增大:

②灯丝的温度升高导致电阻增大。

【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1只,电流表1个,电压表1个,滑动变阻器1个,开关1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导线若干

QQ截图20210617174806.png

①按图连接好电路,将灯丝插入瓶口没入水中,使灯丝的温度保持不变;

②闭合开关S,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③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重复步骤②。

连接电路时,电压表量程选择0~3V而不是0~15V的日的是_

【得出结论】若假设①被否定,则实验中得到的结果是_。

【交流反思】进一步探究发现,灯丝电阻改变的本质原因是灯丝温度的变化。自然界在皇现真相的同时,也常会带有一定假象,同学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用吸管吸饮料表面上看是依靠嘴的吸力,而本质是依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