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

2021年高校教师《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6

单选题 1/36
1.

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心理特征,指的是( )

  • A 能力
  • B 性格
  • C 气质
  • D 动机
单选题 2/36
2.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等,属于( )

  • A 学业智力
  • B 言语智力
  • C 晶体智力
  • D 流体智力
单选题 3/36
3.

下列对大学生心理特点所作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当代大学生心理是开放的
  • B 当代大学生心理有闭锁特点
  • C 一般他们不会隐藏自己的感受
  • D 他们较少关心别人和自己的内心世界
单选题 4/36
4.

教师根据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判断、果断加以处理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教育行为称为( )。

  • A 教育管理
  • B 教育创新
  • C 教育威信
  • D 教育机智
单选题 5/36
5.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

  • A 思维程序
  • B 调查研究
  • C 验证假设
  • D 论证假设
单选题 6/36
6.

( )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 A 实验法
  • B 观察法
  • C 调查法
  • D 个案法
单选题 7/36
7.

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是人的( )。

  • A 需要
  • B 动机
  • C 意志
  • D 理想
单选题 8/36
8.

认为可以通过背诵古典语言(拉丁语,希腊语、古汉语)和解答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难题来提高大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观点属于( )。

  • A 相同要素说
  • B 形式训练说
  • C 经验泛化说
  • D 关系转换说
单选题 9/36
9.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中,减少不良行为,清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是( )。

  • A 强化
  • B 逃避条件作用
  • C 消退
  • D 惩罚
单选题 10/36
10.

看见路上的垃圾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 A 强化
  • B 惩罚
  • C 逃避条件作用
  • D 消退
单选题 11/36
11.

大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需要动机、意志特征、理想及政治思想等进行深入的分析,这说明其自我概念具有( )的特点。

  • A 丰富性
  • B 完整性
  • C 概括性
  • D 稳定性
单选题 12/36
12.

在人性的叙述中,认为人是理性的、善良的和值得尊重的心理学流派是( )。

  • A 认知主义
  • B 行为主义
  • C 人本主义
  • D 存在主义
单选题 13/36
13.

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

  • A 情景记忆
  • B 语义记忆
  • C 程序记忆
  • D 陈述性记忆
单选题 14/36
14.

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 )。

  • A 需要
  • B 思维
  • C 世界观
  • D 想象
单选题 15/36
15.

我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心理学》于1924年出版,该书的作者是( )。

  • A 房宗岳
  • B 廖世承
  • C 陆志韦
  • D 潘菽
单选题 16/36
16.

后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是( )。

  • A 前摄抑制
  • B 倒摄抑制
  • C 正抑制
  • D 负抑制
多选题 17/36
17.

创造性教学具有以下( )基本特征。

  • A 问题性
  • B 探究性
  • C 想象性
  • D 趣味性
  • E 个性化确认答案
多选题 18/36
18.

知识的学习包括哪几个主要过程?( )

  • A 知识的获得
  • B 知识的表征
  • C 知识的保持
  • D 知识的应用
  • E 知识的传播确认答案
问答题 19/36
19.

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问答题 20/36
20.

简述人格的特征。

问答题 21/36
21.

通过( )( )和( ),可使学生减少对性问题的注意并能使其性能量得以宣泄。

问答题 22/36
22.

教学反思指教师以自己的( )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问答题 23/36
23.

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数量)与( )、识记的( )与( )、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组块化编码、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觉醒状态、识记的信心等。

问答题 24/36
24.

如何确定对学生学绩测验的命题?

问答题 25/36
25.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逐渐成为一种专门职业,高校青年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和认识教师职业的( ),熟练地掌握和运用( ),这样才能顺利实现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才能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问答题 26/36
26.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在迅速发展,所以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坚持( ),从( )的角度来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诸要素,研究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趋势和阶段。

问答题 27/36
27.

( )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问答题 28/36
28.

模仿有两种,一种是( ),一种是( )。

问答题 29/36
29.

认知策略中的( )是策略训练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策略的概括性、保持度和可迁移性的重要因素。

问答题 30/36
30.

简述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的一般过程。

问答题 31/36
31.

简述当代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问答题 32/36
32.

法学院男生张继波,还是在他10岁时父母就离异了。他随母生活,家中就他母子二人。继波热情而有孝心,平时看到妈妈内外忙碌,就总是抢着帮妈妈做事。但他特别粗心,在家里举胳膊抬腿,不是打翻了壶就是碰掉了碗,做作业也是草草率率的。妈妈说了无数次,可他就是改不了,他妈妈遇事只好不许他动手,为此,他妈找到了他的心理老师,老师就有意的训练他。“我的眼镜忘了拿了,请你帮我拿,可别碰坏了,那是一幅很贵的眼镜啊!”继波小心翼翼地把眼镜拿来,没有碰坏。

“我口渴极了,请帮我倒杯水,倒满点,可别撒了!”于是,一杯满满的水轻轻地放在老师面前,一点也没有撒。

每当这时,老师就鼓励他:“我看你妈说得不对,其实你很仔细,今后做什么事都要这样。”后来,老师又让他衣服破了自己补,参加学校美术社学画画,就这样,他终于进步了,变得非常细心和耐心。

结合上述案例,请回答:

(1)为什么张继波在妈妈的帮助下改不掉缺点,而在老师的帮助下就能改掉呢

(2)老师的做法符合什么品德心理学原理

问答题 33/36
33.

请阐述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问答题 34/36
34.

试论述西方心理学的各个理论流派。

问答题 35/36
35.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有哪些?

问答题 36/36
36.

布鲁巴奇提出了四种教学反思的方法,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