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

2021年高校教师《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5

单选题 1/36
1.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

  • A 家庭教养方式
  • B 道德认知
  • C 社会风气
  • D 同伴群体
单选题 2/36
2.

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 顺向迁移
  • B 逆向迁移
  • C 水平迁移
  • D 垂直迁移
单选题 3/36
3.

我国对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测验技术进行研究、认识和清理批判是在( )

  • A 教育心理学的改造期
  • B 教育心理学的繁荣期
  • C 教育心理学的破坏期
  • D 教育心理学的新生期
单选题 4/36
4.

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

  • A 胆汁质
  • B 粘液质
  • C 抑郁质
  • D 多血质
单选题 5/36
5.

当进入一间屋时,有人关注盆景,有人注意看条幅,这是个体知觉的( )。

  • A 选择性
  • B 恒常性
  • C 理解性
  • D 整体性
单选题 6/36
6.

孤僻、行动迟缓、体验深刻、能觉察别人觉察不到的事物的人其气质类型属于( )。

  • A 胆质汁
  • B 抑郁质
  • C 多血汁
  • D 粘液质
单选题 7/36
7.

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

  • A 艾宾浩斯
  • B 巴甫洛夫
  • C 冯特
  • D 弗洛伊德
单选题 8/36
8.

“没有语法或拼写错误”“90%正确”“30分钟内完成”,这告诉我们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的要素是( )。

  • A 具体
  • B 客观
  • C 标准
  • D 条件
单选题 9/36
9.

用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方法称为( )。

  • A 问卷法
  • B 实验法
  • C 个案法
  • D 产品分析法
单选题 10/36
10.

在人际交往的( ),谈话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 A 定向阶段
  • B 情感探索阶段
  • C 感情交流阶段
  • D 稳定交往阶段
单选题 11/36
11.

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

  • A 复述策略
  • B 精细加工策略
  • C 组织策略
  • D 生成技术
单选题 12/36
12.

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处在( )。

  • A 形式逻辑思维阶段
  • B 辩证逻辑思维阶段
  • C 由形式逻辑思维过渡到辩证逻辑思维阶段
  • D 具体想像思维阶段
单选题 13/36
13.

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 A 与生俱来的
  • B 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 C 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 D 通过学习形成的
单选题 14/36
14.

大学生智力活动的特点是( )。

  • A 思维的灵活性和依赖性
  • B 能力的单一性
  • C 目的的指向性
  • D 思维的发散性
单选题 15/36
15.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 A 荣格
  • B 弗洛伊德
  • C 詹姆斯
  • D 冯特
单选题 16/36
16.

(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向和激情三种元素。

  • A 经验论
  • B 构造主义
  • C 行为主义
  • D 机能主义
单选题 17/36
17.

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 阿特金森
  • B 马斯洛
  • C 维纳
  • D 班杜拉
单选题 18/36
18.

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 )。

  • A 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
  • B 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 C 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
  • D 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
单选题 19/36
19.

一般说来,( )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 A 社会自我
  • B 理想自我
  • C 投射自我
  • D 心理自我
单选题 20/36
20.

师生交往系统一般有集中型、松散型和( )三种典型方式。

  • A 单向型
  • B 外倾性
  • C 内倾性
  • D 温和型
问答题 21/36
21.

简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并说明心理健康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问答题 22/36
22.

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 )的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 )和( )两个成分。

问答题 23/36
23.

简述知识编码的主要方式。

问答题 24/36
24.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 )的过程。

问答题 25/36
25.

重复可以看作是巩固原有的记忆痕迹的过程。没有重复,记忆痕迹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记忆痕迹衰退也是导致( )遗忘的原因。

问答题 26/36
2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 )、( )、( )四个时期。

问答题 27/36
27.

高等学校具有( )、( )和( )的三大职能。

问答题 28/36
28.

简述安德森对知识的分类。

问答题 29/36
29.

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调节和控制认知行为的方法与规则,它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经验的增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三种:( )、( )和( )。

问答题 30/36
30.

简述心智技能及其特点。

问答题 31/36
31.

( )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问答题 32/36
32.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 )。

问答题 33/36
33.

分析问题就是要分析问题的( ),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问答题 34/36
34.

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问题解决过程可分为( )、( )、( )和( )四个阶段。

问答题 35/36
35.

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主要有

问答题 36/36
36.

简述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