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

2021年高校教师《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

单选题 1/36
1.

学习的联结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其公式是( )。

  • A R-O-S
  • B S-O-R
  • C R-S
  • D S-R
单选题 2/36
2.

在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大学生处于哪个阶段( )。

  • A 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
  • B 亲密感对孤独感
  • C 繁殖感对停滞感
  • D 勤奋感对自卑感
单选题 3/36
3.

对行为结果的归因中,属于稳定归因的因素是( )。

  • A 能力和努力程度
  • B 能力和运气好坏
  • C 能力和任务难度
  • D 努力和任务难度
单选题 4/36
4.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大学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 )。

  • A 自我熏陶
  • B 道德灌输
  • C 制度约束
  • D 榜样作用
单选题 5/36
5.

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是( )。

  • A 形象记忆
  • B 情景记忆
  • C 情绪记忆
  • D 运动记忆
单选题 6/36
6.

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 )。

  • A 提出假设
  • B 发现问题
  • C 明确问题
  • D 检验假设
单选题 7/36
7.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教师的哪种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了重大影响( )。

  • A 能力
  • B 性格
  • C 作风
  • D 期望
单选题 8/36
8.

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

  • A 人际互动
  • B 人际交往
  • C 人际沟通
  • D 亲和行为
单选题 9/36
9.

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是( )。

  • A 顺向迁移
  • B 逆向迁移
  • C 正迁移
  • D 负迁移
单选题 10/36
10.

教师讲课过程中的间隔和停顿是运用感知的( )。

  • A 差异律
  • B 强度律
  • C 活动律
  • D 组合律
单选题 11/36
11.

研究表明,记忆效果最好的学习熟练程度为( )。

  • A 50%
  • B 100%
  • C 150%
  • D 200%
单选题 12/36
12.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

  • A 二因素理论
  • B 群因素理论
  • C 三元智力理论
  • D 多元智力理论
单选题 13/36
13.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图片、图表、幻灯、电视录像、模型等直观的教学形式属于( )。

  • A 实物直观
  • B 模象直观
  • C 行为直观
  • D 言语直观
单选题 14/36
14.

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状态是( )。

  • A 学习需要
  • B 学习动机
  • C 学习兴趣
  • D 学习理想
单选题 15/36
15.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这是( )提出的。

  • A 加涅
  • B 布鲁纳
  • C 斯金纳
  • D 维纳
多选题 16/36
16.

下列属于短时记忆特点的是( )。

  • A 保持时间短
  • B 容量有限
  • C 意识清晰
  • D 操作性强
  • E 易受干扰确认答案
多选题 17/36
17.

观察法可分为( )。

  • A 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 B 长期性观察与短期性观察
  • C 系统性观察与非系统性观察
  • D 情景性观察与控制性观察
  • E 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确认答案
多选题 18/36
18.

巴甫洛夫将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 )四种类型。

  • A 兴奋型
  • B 活泼型
  • C 外向型
  • D 安静型
  • E 抑制型确认答案
判断题 19/36
19.

较强的动机和激动的情绪状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20/36
20.

只有当一个人的心理处于良好的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21/36
21.

对学习内容意义的理解程度是影响识记效果最重要的条件。(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22/36
22.

集体规范只有真正被成员内化,才能发挥稳定的约束作用。(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23/36
23.

自我意识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 )

  • 正确。
  • 错误。
问答题 24/36
24.

简述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问答题 25/36
25.

( )是教师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问答题 26/36
26.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 );其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问答题 27/36
27.

不良品德转化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须经历醒悟、转变以及( )三个阶段。

问答题 28/36
28.

试述教师教学的三种水平。

问答题 29/36
29.

巴甫洛夫提出的条件反射被称为( )。

问答题 30/36
30.

一个人认知、调控、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认知他人的情绪情感,处理人际关系及自我激励的能力是( )。

问答题 31/36
31.

我国心理学界一般倾向于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为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问答题 32/36
32.

教师所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 )。

问答题 33/36
33.

( )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问答题 34/36
34.

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怎样组织复习才能防止遗忘。

问答题 35/36
35.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并填补( )的过程。

问答题 36/36
36.

在自然生活情境中直接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以了解其心理的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