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校教师《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4

单选题 1/81
1.

先于教学内容或新的学习材料所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作( )。

  • A 先行组织者
  • B 认知结构
  • C 复习材料
  • D 固定点
单选题 2/81
2.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活泼型,其气质类型为( )。

  • A 胆汁质
  • B 多血质
  • C 粘液质
  • D 抑郁质
单选题 3/81
3.

内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学生具有的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不包括( )。

  • A 好奇内驱力
  • B 行动内驱力
  • C 胜任内驱力
  • D 互惠内驱力
单选题 4/81
4.

斯金纳是以下哪一种心理学理论流派的代表( )。

  • A 精神分析
  • B 行为主义
  • C 构造主义
  • D 机能主义
单选题 5/81
5.

教师如果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则容易使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这种现象在宣传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 )。

  • A 皮格马利翁效应
  • B “自己人”效应
  • C 威信效应
  • D “名片”效应
单选题 6/81
6.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学习动机可分为( )。

  • A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 B 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 C 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
  • D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单选题 7/81
7.

按照迁移的内容,学习迁移可分为( )。

  • A 正迁移与负迁移
  • B 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 C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 D 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单选题 8/81
8.

中等偏难的学习任务,学习者最佳的动机强度是( )。

  • A 较高
  • B 中等偏弱
  • C 中等
  • D 中等偏强
单选题 9/81
9.

一般认为,人在( )之间的学习效率最高。

  • A 上午8~9点
  • B 上午11~12点
  • C 下午3~4点
  • D 下午6~8点
单选题 10/81
10.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 )的创始人。

  • A 精神分析
  • B 构造主义
  • C 机能主义
  • D 行为主义
单选题 11/81
11.

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

  • A 关注发展阶段
  • B 关注学生阶段
  • C 关注情境阶段
  • D 关注生存阶段
单选题 12/81
12.

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 A 发散思维
  • B 聚合思维
  • C 形象思维
  • D 抽象思维
单选题 13/81
13.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程度是( )。

  • A 前后一样
  • B 先快后慢
  • C 先慢后快
  • D 没有规律
单选题 14/81
14.

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 )。

  • A 感知直观
  • B 形象直观
  • C 言语直观
  • D 表象直观
单选题 15/81
15.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 )。

  • A 感知运动阶段
  • B 前运算阶段
  • C 具体运算阶段
  • D 形式运算阶段
单选题 16/81
16.

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 )。

  • A 知识与技能学习得的心理过程
  • B 知识与技能的心理特征
  • C 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
  • D 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
单选题 17/81
17.

研究高等教育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 )及其规律的科学。

  • A 生理现象
  • B 教育情景
  • C 心理现象
  • D 教学情景
单选题 18/81
18.

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

  • A 正与负迁移
  • B 纵向与横向迁移
  • C 普通与特殊迁移
  • D 顺向与逆向迁移
单选题 19/81
19.

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的是指学习迁移现象中的( )。

  • A 负迁移
  • B 正迁移
  • C 纵向迁移
  • D 特殊迁移
单选题 20/81
20.

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

  • A 类属学习
  • B 总结学习
  • C 并列结合学习
  • D 命题学习
单选题 21/81
21.

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 A 行为成分
  • B 认知成分
  • C 情感成分
  • D 理智成分
单选题 22/81
22.

人格的核心是( )。

  • A 能力
  • B 智力
  • C 性格
  • D 气质
单选题 23/81
23.

自我教育是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实施的教育。它是自我意识的( )。

  • A 最初级表现
  • B 基本表现
  • C 常见表现
  • D 最高级表现
单选题 24/81
24.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下处于习俗水平发展阶段的是( )。

  • A 遵循权威取向阶段
  • B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 C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 D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单选题 25/81
25.

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赞许和表扬而努力学习的内驱力或动机,称为( )。

  • A 认知内驱力
  •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 C 附属内驱力
  • D 胜任内驱力
单选题 26/81
26.

按学习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 )。

  • A 普通迁移和特殊迁移
  • B 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
  • C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 D 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
单选题 27/81
27.

创造过程的必经阶段是( )。

  • A 准备阶段、酝酿阶段、启发阶段、验证阶段
  • B 酝酿阶段、准备阶段、启发阶段、明朗阶段
  • C 准备阶段、启发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
  • D 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
单选题 28/81
28.

詹姆士是以下哪一种心理学理论流派的代表( )。

  • A 精神分析
  • B 行为主义
  • C 构造主义
  • D 机能主义
单选题 29/81
29.

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属于( )。

  • A 心理动力
  • B 心理过程
  • C 心理状态
  • D 心理特征
单选题 30/81
30.

( )是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并加以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以促进知识保持的记忆方法。

  • A 记忆术
  • B 联想
  • C 替换
  • D 系统化
判断题 31/81
31.

教材直观实质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的信息(直观材料)的表层含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2/81
32.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在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3/81
33.

成就动机倾向于力求成功者,在目标或任务确定时,往往会选择难易适中的学习内容。(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4/81
34.

布鲁纳是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发现说”或“认知—结构说”。(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5/81
35.

定势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之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续的活动可能有消极的干扰作用,也可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6/81
36.

如果一个人的智商为100,则可以认为他的智力水平非常优秀。(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7/81
37.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学习动机水平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8/81
38.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理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主观形式。(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9/81
39.

一般来说,智力水平高的人,创造力就高;而创造力水平低的人,智力水平也低。( )

  • 正确。
  • 错误。
问答题 40/81
40.

简述“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问答题 41/81
41.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

问答题 42/81
42.

在学习时间管理中怎样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问答题 43/81
43.

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问答题 44/81
44.

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

问答题 45/81
45.

简述当代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问答题 46/81
46.

简述教师威信的形成的因素。

问答题 47/81
47.

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可以把教学监控能力分为自我指向型和( )两类。

问答题 48/81
48.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 )四个方面。

问答题 49/81
49.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包括:问题情境性、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和认知( )性。

问答题 50/81
50.

简述遗忘的含义及主要进程。

问答题 51/81
51.

结合实践或实例,论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

问答题 52/81
52.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的特征,在教学中应遵循( )原则。

问答题 53/81
53.

看见路上的垃圾便绕道走开,这属于( )条件作用。

问答题 54/81
54.

创造性解决问题四个阶段依次为:准备期、孕育期、明朗期和( )期。

问答题 55/81
55.

简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常见心理矛盾。

问答题 56/81
56.

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 )策略。

问答题 57/81
57.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把智力区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 )。

问答题 58/81
58.

什么是复述策略?试阐述常用的复述策略。

问答题 59/81
59.

举例说明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问答题 60/81
60.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 )和( )三种成分。

问答题 61/81
61.

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

问答题 62/81
62.

简述正确理解学习的心理实质。

问答题 63/81
63.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 )。

问答题 64/81
64.

对人的性格特征分析,一般是从性格的( )、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意志特征等四个方面进行的。

问答题 65/81
65.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少年期的年龄范围是( )。

问答题 66/81
66.

简述学习动机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问答题 67/81
67.

联系实际或结合案例,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论述怎样有效地促进学习迁移。

问答题 68/81
68.

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给定的条件、( )和( )三个基本成分。

问答题 69/81
69.

根据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记忆可以分为(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问答题 70/81
70.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人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 )。

问答题 71/81
71.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 )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式。

问答题 72/81
72.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等心理成分。

问答题 73/81
73.

论述大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问答题 74/81
74.

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给定条件、要达到目标和( )。

问答题 75/81
75.

广义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 )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问答题 76/81
76.

论述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问答题 77/81
77.

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 )和调节策略。

问答题 78/81
78.

我国心理学家在研究国外模式基础上,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一般认识过程模式,这一过程分为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和体验假设。

问答题 79/81
79.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是由学习过程,( )和评价与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问答题 80/81
80.

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

问答题 81/81
81.

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 )。